因兩家的婚事之前高氏和竇氏已商議得差不多了,隨后竇氏又派人去扶風(fēng)告知唐國公李淵。
李淵一向愛重夫人,長孫家和李家的親事又是早訂好的,夫人既已允諾他自不會反對。
兩家的大家長都已首肯,此次前來納征下聘也只是走走章程,接下來就是彼此面對面坐下來敲定具體的婚期。
經(jīng)過一番商議之后,長孫小娘子和李家二郎的婚期訂在下個月二十六。
這個日子是兩家人特意拿著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去的找人合算過才確認(rèn)下來,大家對此皆無異議。
婚期訂下之后,高氏母子便如螺旋般轉(zhuǎn)起來,雖說長孫小娘子嫁妝這些下來年已備齊大半,可高門嫁女,瑣事繁多,婚期又這般緊迫,要張羅的事太多,一時間,他們一家人一個個只忙得腳不沾地。
好在身邊幫忙的人不少,鮮于氏就不用說了,自長孫小娘子的婚期訂下之后,她已在長孫府長駐,每日里里外外的陪著高氏進出。
她是嫁過兩個女兒的人,處理這些事有經(jīng)驗,有她幫襯,高氏口氣不自覺的松了口氣,除了鮮氏之外,長孫大娘子以及長孫無乃、無傲的媳婦也每日都過來幫忙。
“妹妹,說起來,無乃無傲還有你們大娘,這幾個孩子雖不是你親生,可對你著實不錯,你住在高家的時候,他們大概是覺得不太好意思,除了每逢年節(jié),過來送個節(jié)禮之外,坐坐就走了,現(xiàn)在你這一回來,眼看需要幫忙,他們二話不說,就主動過來幫著張羅了?!?p> 某一日午后,鮮于氏和高氏剛忙完外面的事回來,看到無乃、無傲的媳婦里里外外忙碌不停的身影,不由頗有些感慨的道了一句。
“他們都是好孩子。”高氏點了點頭,長孫晟膝下的這些子女中,除了長孫安業(yè)視他們母子如仇寇之外,其它幾個子女對她這個母親都十分敬重。
不說高氏等人的心事,但說我們的當(dāng)事人長孫小娘子,自由高府回到自己府中之后,她每日便與《金針坊》的刺繡大家秋顏娘子一同在自己的院里繡嫁衣。
秋顏娘子是洛陽城內(nèi)名聲最盛的針法大家,她出身雖不顯貴,卻也是良家子弟,自幼機緣巧合下習(xí)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針法,后嫁了一個高中的舉子。
婚后兩人夫唱婦隨,十分和睦,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jì),膝下有一對兒女,又有一手精絕無雙的好繡藝,為此,在洛陽城享有頗高的聲譽。
若非當(dāng)年一件意外之事,讓高氏與其建立了頗深的情誼,只怕請不動她來家里幫著繡嫁衣。
高氏本身的繡技就很不錯,長孫小娘子自幼跟在母親身邊學(xué),再加上她生而多慧,自己私下里又琢磨過一些古籍繡技針法,她的繡功已超越了母親,雖不如秋顏娘子那般卓絕,卻也十分出眾。
秋顏娘子過來之后,瞧了長孫小娘子的針法,頗為驚喜,她在一旁指點了兩日,接下來繡嫁衣的時候,長孫跟著她打下手,兩人繡出來的線路,幾乎看不出太大的差別。
直把秋顏娘子驚得感慨連連,若非長孫小娘子身份不同,嫁的人家又那般顯赫,她都恨不得將其收為弟子,將自己一身繡藝傾囊相授。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一個月時間很快從手指縫里溜了過去,轉(zhuǎn)眼間就到了長孫小娘子出閣的日子。
她的繡衣在三日前已經(jīng)完工,嫁衣布料用的是最好的蜀錦,一些配套的小物件,這些年來長孫小娘子自己早已慢慢完成。
外穿的嫁衣一般都要等到確定婚期,才會根據(jù)新娘子的身材量身裁剪。
長孫小娘子的嫁衣和頭蓋因有秋顏娘子親自操刀,這套嫁衣完工之后,上面的孔雀云鶴,鴛鴦石榴,每一片花瓣羽毛都栩栩如生,當(dāng)真美煥絕倫,高氏和長孫大娘看到這件初成的嫁衣時,皆贊不絕口。
“觀音婢,你先穿上試試?!备呤闲蕾p完嫁衣之后,目光落到女兒身上,滿臉期待的開口道。
一般嫁衣完成后,即將出嫁的女子皆會試穿一回,長孫小娘子也沒什么不好意思,她將嫁衣拿到屏風(fēng)后,由小舞幫忙,將其換上。
待她換好從屏風(fēng)后出來的時候,在場的幾人都呆住了。長孫小娘子還差幾個月才滿十三,相貌雖好,卻尚帶著幾分稚嫩,身形亦不足一米六,少女娉婷的身材亦未能全然展露,平日里看上去,美則美矣,可更多給人的感覺是小姑娘的純真清麗,這嫁衣上身之后,竟讓她整個人平添了一抹形容不出的清妍和嫵媚。
“我閨女真是長大了,穿上這嫁衣真好看?!备呤险目戳伺畠喊肷?,隨后慢慢到女兒身前,伸手輕輕撫著她柔順的秀發(fā),略帶著幾分哽咽的開口。
長孫小娘子瞧著母親眼里的悲傷不舍,眼眶亦不自覺的開始泛紅。
“咳,咳,阿娘,小妹,現(xiàn)離出嫁還有三日呢,你們可別這么早就開始哭嫁?!币慌缘拈L孫大娘子見勢不妙,連忙出聲打破了這個局面。
至于秋顏娘子,她是個十分通透之人,又是為人母者,自是理解高氏的心情,只靜靜站在一旁,并未出聲。
出嫁前夕,無數(shù)人趕過來添妝,高家兩個出嫁的表姐瑜娘和蘭娘都從外地趕回來了,李秀寧也來了,最讓長孫小娘子意外的是如意公主竟然也來了。
以長孫小娘子的心性看到如意踏進自己閨房的那一刻都不由呆了一呆,如意見狀不由微挑了下眉毛:“怎么,你不歡迎我?”
話說唐國公府突然到長孫家下聘禮的時候,當(dāng)真驚掉了洛陽城許多人的下巴,如意公主也是其中之一,雖說這兩家親事早已定下,可兩個孩子年紀(jì)尚小,沒理由在這個時候就成親不是?后來有那心事靈動的人想到高士廉被敗,很快就要離開洛陽之事……
這些人的心念落到這里,愈發(fā)的不解李家的作為,以李家二郎的人品家世,什么樣的小娘子娶不到?為何非要執(zhí)著于長孫二娘?
“哪里,二娘只是沒想到公主殿下會這般給面子,居然也來給我捧場罷,殿下請坐。”長孫小娘子的呆怔只維持了不到一個呼吸的時間,如意公主的話音一落,她便神情自若的將話頭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