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的講座定于4月15號那天,國際草木節(jié)之后,13號這天放晚學,李凡意外地收到了瀟瀟的微信回復,很簡短的四個字:收到,等我。
李凡收起手機,連續(xù)打了幾個哈欠,倚在公交座椅上養(yǎng)神,這幾天看書太累了。
他的生活很單一,讀書讀書還是讀書,他的看書速度極快,一本書幾個小時就完全記在腦子里了,不過,對書籍的反思和研究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是他和其他“記憶機器”最不同的地方...
瀟瀟的講座定于4月15號那天,國際草木節(jié)之后,13號這天放晚學,李凡意外地收到了瀟瀟的微信回復,很簡短的四個字:收到,等我。
李凡收起手機,連續(xù)打了幾個哈欠,倚在公交座椅上養(yǎng)神,這幾天看書太累了。
他的生活很單一,讀書讀書還是讀書,他的看書速度極快,一本書幾個小時就完全記在腦子里了,不過,對書籍的反思和研究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是他和其他“記憶機器”最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