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國人的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同的偏差,啟蒙教育是什么時候開始才最為恰當。
自古代起,便有衍生出來學堂,有教書先生,有各種考級制度,有各種官級名稱。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方式不斷地演變。
每個朝代的教育都是跟著國家的政策變化,看國家是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文人不得志者甚多。
想要在平凡的朝代響亮名聲,必須有所出。
現代中國的教育啟程也是跟隨著時代變化,記得爺爺說剛建國的時候,教育體制不完善,那個時候體力活更為出眾,可養(yǎng)家糊口,農業(yè)占據普遍群眾的生活。
書生真的是應了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幾位流傳的大家,比較流傳于世的那些教育家,也是對國民的思想教育和實事政治有著重大的作用,啟迪著后世人民群眾。
自1978年以來,高考制度的健全,教育也越來被群眾重視,時代在變化,信息在不斷的更新。
現在工作者需要的是技術者,學歷高的人。
有文憑者已經相當于有了一塊敲門磚,也許有些偏差,但是文化水平確實深深地影響著幾代人。
人口的增多,高樓的聳立,想要在蕓蕓眾生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好像努力工作,用體力來獲得尊重和報酬也變得更加艱難,拼死拼活一年甚至可能不及別人的幾個月。
貧富差距的拉大,資金鏈的短缺,人性和道德的捆綁,一切都如此的迫不及待。
農村人想要出人頭地,必先的是提高學歷,因此有多少家庭為了供孩子上學出人頭地而出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家一次。
有些事情就像是惡性循環(huán),孩子需要教育,需要資金的加盟,父母自然要外出打工不在家照顧孩子。
孩子童年教育里父母的缺席,被老人照顧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導致孩子的綴學,有些時候悲哀是連續(xù)的,無可避免。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知識來改變孩子的想法,高考被父母理解成為人生大事,有多少學生因為高考的壓力而送命。
也許,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結果未必是預料之中的。
現在的孩子教育更早,一般三歲半就開始送入學堂,一學至少二十多年,人天生會有一種新鮮感,喜新厭舊。
長期處于枯燥和乏味的規(guī)整生活,會逐漸抹掉人的鮮活性。
父母都是真心為了孩子好。
小的時候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我們能替他們做出選擇:人都會長大,總有一天他會長出翅膀脫離的控制,那時候我們做的不再是束縛,而是讓她自由的飛翔,只要線在我們手里就行。
如果當有一天學歷不會成為敲門磚,我想認真學習的人會更多,因為有些時候逼迫遠遠不如愛好。
不可否認,學習讓我們逐漸了解這個社會,看清楚社會的方方面面,讓我們更好的融入進去。
豐富我們的自身涵養(yǎng),修煉出內有淑華的氣質,成為一個飽讀史書之人。
但是人皆有劣行,就是你給我的遠不如我自己親自找的。
所以說教育真的是很重要,它能貫穿人的短短一生,但是教育要看方法,必須跟著時代走,跟著孩子的意愿讓他們自主的去學習,而不是逼迫。
琴棋書畫,缺一不可?
沒有人是全面天才,有所強才有所獲!
教育的本質不要丟棄,那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不會有所缺失。
以進為退,以喜好而克制,才是真正的教育!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唾手可得的永遠在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