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戰(zhàn)將王玄策

第二十回:李道宗帥帳點將 李景恒丘陵中伏

大唐戰(zhàn)將王玄策 涅陽 4965 2017-10-19 10:22:53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隨著號角聲又起,一個個颯爽英姿之士兵嫻熟的從軍營深處,如魚貫而走入各自戰(zhàn)位,李道宗緊急升帳,校尉以上軍官依次進入帥帳聽令。

  每一次大仗來臨之前,即是安靜的又是忙碌的;安靜中隱藏這緊促,忙碌中又潛伏這平靜。老成持重的李道宗已經謀劃好一切,既然天柱王率先出兵,那么更該殺一殺他的威風,探得一下虛實。這曠日持久的對峙,是該有一個結果了!

  當然,他也深深的明了,這正是吐谷渾人的一次試探性進攻!在其正準備派將迎敵的時候,轉念一想,還不如借此考驗一番這帳下之年輕將領。想至此處,就故作深沉的問著列為將校:“這吐谷渾,出動五千騎兵,已列陣在我涼州城下,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話音剛落,只見一三十來歲的將軍,出列稟道:“末將感覺應該繼續(xù)堅壁清野,消磨其銳氣;在其疲憊之時,出奇兵致勝,一招制敵。”李道宗聽完之后贊許的點了點頭,他明了這的確是一個辦法,但是,不是目前該做的!

  又一位年輕之將軍,緊隨他的話語接著稟道:“雖說已對峙日久,但此刻我方已兵精糧足,理論上已經沒了顧慮!不過為保萬全,更應該試探一下對方虛實。末將以為,派一上將出戰(zhàn),只可列陣殺敵,不可乘勝追擊。這樣方可探聽對方動靜,以求萬全之策”這個想法倒是和李道宗有幾分相似之處,其原本之目的也正是如此!

  經過眾將這一番講述,說什么的都有,當然李道宗之本意并不在此。只是借機考察諸將,為了在以后排兵布陣的過程中,更好的有的放矢,唯才是舉!

  但見此時的李景恒,略帶深沉,若有所思,接著畫風一轉,器宇軒昂,慷鏘有力的出列請纓道:“啟稟元帥,末將愿引本部五千騎兵,出城迎敵,此戰(zhàn)定要滅掉這吐谷渾之威風,再振我大唐之軍威!”

  諸位將領聽聞李景恒要出城迎敵;都深深明了其身份,故而也就不好再爭些什么。雖說不少將校都有所忌憚,但是只見一牛高馬大的將軍大大咧咧的搶道:“公子初到涼州,既不熟悉地形,更不了解對方之軍情,故而我認為,末將出戰(zhàn)比較妥當!”頓時,帥帳之內的氣氛,剎那間就變得緊張肅穆了起來!李景恒正在想著這誰呀,這么沒大沒小的,轉頭一看正是尉遲占飛,隨即就斜瞪了其一眼!

  這尉遲占飛,正是李道宗帳下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于武德八年,在靈州攻防戰(zhàn)中將其收入帳下!單說這尉遲占飛,兩手能砍磚,雙掌能斷石,五大三粗一身蠻力,絲毫不亞于當年李元霸之勇猛,雖說頭腦簡單,但是頗講義氣!自幼在邊境長大,是一孤兒,因受隋末官腐敗官府的壓榨,時常吃不飽飯,在奄奄一息之時,被突厥人阿史那松善收留,自此死心塌地跟隨之。可在一起政變中,這阿史那松善被當時的突厥可汗殺死;這尉遲占飛也多次想找突厥可汗報仇,可屢次沒有機會下手,就郁郁而不得志!結果在靈州攻防戰(zhàn)中,有人誣告他是漢人即將謀反,這李道宗瞅準時機,遣一儒生曉說厲害,就將這尉遲占飛收入了賬下。

  李道宗的本意正是如此,派遣此人,在城下列陣迎敵,不僅勝算極大,更可一舉而立威!在即將搬出令箭之時,李景恒看出了父帥的意思,再加上其急于建功之秉性;又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稟告道:“啟稟元帥,末將愿引三千兵出戰(zhàn),如若不勝,愿軍法從事”

  李道宗望著這個看起來已經成熟的兒子,也明了此刻其真實之想法,初到涼州,急于建功立威。再回想起一路之排兵布陣,所取得的成績,也是頗為可觀!好在此戰(zhàn)只是城下應敵,如若有變,也可隨時接應,故而這李道宗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動了這愛子之心。看著其如此堅定之神情,于是,就準備派遣他出城迎敵!

  可這尉遲占飛,似乎不太通情達理,一根筋的腦袋,感覺李道宗沒有讓他這個向來的先鋒官出戰(zhàn)的意思,故而又斬釘截鐵的說道:“末將愿引兩千兵出戰(zhàn),若不勝也愿軍法從事!”。聽此一說,李景恒也是頗為不憤。于是這二人,就在這帥帳之內你爭我奪,斗來斗去,毫不謙讓!

  李道宗似乎很不愿意這種事情發(fā)生,更不愿意大戰(zhàn)來臨前,諸將不和,故而就厲聲叱責道:“你們就不要爭了,這城下應敵,勝利才是王道,而不是兵士越少越好!我看此戰(zhàn)還是有李景恒出戰(zhàn)吧?!彪S即話鋒一轉,帶著堅定的語氣對李景恒說道:“請你記住,只可城下應敵,萬不可追擊敵人,此次之目的,僅僅就是試探而已。你可明了否!”

  但見這李景恒面帶喜色,拱手施禮道:“末將明了,多謝元帥!”于是這李道宗隨即搬下令箭。李景恒端端正正的接過之后,用蔑視的眼神瞅了一眼尉遲占飛,內心之中不由自主的歧視到:小樣兒,就你還想和我爭,沒門!

  李景恒拿著令箭,趾高氣昂的出了帥帳,隨即點兵去了。雖說這尉遲占飛,一臉不服的樣子,但依舊遵從將令,跟隨眾將城頭觀戰(zhàn)去了!

  于是乎李景恒帶著帳下的校尉,親點三千兵馬準備迎戰(zhàn)!人呀,只要留著一個壞心眼,不管什么時候,都能想出整人的辦法。卻見在這大軍即將出戰(zhàn)之時,陳雷瞄了一眼這三千軍士,于是上前一步,小聲的對李景恒說道:“我們是不是讓王玄策也隨之出戰(zhàn)呢,好在對陣之時,借吐谷渾人之手……”說著擺出一個咔嚓的動作!

  原來經過這些天和李景恒推心置腹的交流,這陳雷也弄明白了李景恒的秉性,同時也知道了其有借刀殺人之念頭;隨之一掃,暫時未曾發(fā)現(xiàn)這王玄策之身影,于是乎,就對其獻計到!這李景恒一聽這個,隨即對其說道“不可,這次出戰(zhàn)是父帥對自己的期望,只可城下迎敵,而不能追擊敵人,這是到手的功勞,沒有什么風險,怎能讓王玄策再領”。聽此一說,陳雷也頓時領會其用意,于是乎二人就這樣揮師出城應戰(zhàn)!

  望著堅守不出的唐軍,慕容雷德已讓兵士在涼州城外,罵戰(zhàn)了很大一會,上到問候李家八代祖宗,下到問候李家萬千子孫!突然間,只見這城門洞開,吊橋緩緩放下,一隊隊大唐兵士,跨這戰(zhàn)馬,出城列陣。觀此一幕,這慕容雷德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按照今日商討之計策,真的害怕此刻他們不會出來!不曾想這么一罵,還真給人罵了出來。

  聽聞這慕容雷德的污言穢語,李景恒也是頗為氣憤。只見其跨這戰(zhàn)馬,橫著銀色蛇矛,聲如洪鐘的回到:“好你個王八犢子,不僅犯我大唐,還敢口出狂言,看來你真是不想回去了?!?p>  這慕容雷德一聽李景恒如此之言語,已經曉得,多多少少的激怒了這員小將;內心之中雖說頗有一番得意之情,不過依舊帶著調侃的話語吼道:“報上名來,本大爺不殺無名之將;以前更沒見過你,這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野小子呀”!

  面對如此狂妄的慕容雷德,李景恒愈加憤怒道:“小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李名景恒,就是你王八犢子的克星”

  一句話瞬間引得吐谷渾兵士為之哈哈大笑,至此時,李景恒方才明白過來,不經意間,就掉進了這慕容雷德的言語圈套。憤慨之情,剎那間又增了一分!在城頭觀戰(zhàn)的李道宗,一看對方打頭的正是慕容雷德,又聽聞如此之激將之法,頃刻間就警覺了起來!

  “少那么多廢話,看槍”言語之間,這李景恒就準備提著銀色蛇矛與其過上幾招!結果被陳雷一把攔下“將軍且慢,有我先來會一會他?!甭犉溥@樣一說,李景恒也些微機瑾了一點!

  卻見這陳雷,跨一棗紅色突厥良駒,手持一丈來長的陌刀;看起來亦是威風凜凜,再加上這痞子性格,真有一猛將的風范。于是乎,拍馬向前,舉刀只沖慕容雷德殺來!

  但見這吐谷渾軍陣之中,隨著慕容雷德的一個眼神,一小將手持方天畫戟打馬出戰(zhàn)。此人跟隨慕容雷德多年,一雙豹子眼,外加魁梧而雄壯的身材,看起也是頗為勇猛。兩員戰(zhàn)將,兩件兵器,你來我往,咣咣當當,十幾個回合暫時未曾分得勝負。陳雷雖是地痞出身,但亦明了,在此之際只能勝不能敗,想到此愈發(fā)勇猛。而這小將,隨著陳雷的蠻力使然;沒幾個回合就抵擋不住,漸漸地敗下陣來;瞅準一個空檔,勒馬狼狽回陣。

  陳雷看著狼狽逃竄的吐谷渾小將,頓時勇氣大增,不曾想這第一次戰(zhàn)陣,就如此之順利。故而仰天長笑,自得意滿的大聲呼喊道:“誰來戰(zhàn)我,誰來戰(zhàn)我!”而這吐谷渾小將“敗回”戰(zhàn)陣的當口,這慕容雷德與其會心一笑,準備打馬迎敵。

  這慕容雷德通過剛才的一番戰(zhàn)陣,已經明了這陳雷就一莽夫,刀法并不嫻熟,僅有一身蠻力罷了。這第一陣,說白了就是其故意買下的破綻罷了!

  再看李景恒,此刻和陳雷一樣,都在勝利中驕傲起來,瞬間信心爆棚。在這涼州城頭觀戰(zhàn)的眾將領,對這個陳雷也不甚了解,沒想到這第一陣就將對方擊敗,也略感欣慰;不過這李道宗似乎多多少少看出了一些門道,此刻他已陷入了思索之中!

  看著陳雷如此之傲慢與囂張。這慕容雷德帶著所謂的“氣憤、郁悶”之情拍馬來戰(zhàn)!你來我往,又是二十多個回合;經歷剛才那一番戰(zhàn)陣,陳雷已感體力不支;但是依舊這樣強撐著,又戰(zhàn)了十來個回合;已明顯感覺到頹勢,稍有不慎,就將被慕容雷德斬與馬下。

  這一切怎能夠逃脫這頗為聰慧之慕容雷德的眼睛,雖說早已能將其斬殺馬下;但是為了這次誘敵之大計,一直在和其隨手過招,就是準備讓李景恒前來接應!這李景恒眼看陳雷即將敗下陣去,再這樣定是兇多吉少,隨即拍馬迎來,陳雷趁此喘息之機,已經敗下陣來,趕忙有幾個小校將其救下!

  而此刻,在城頭觀戰(zhàn)的李道宗似乎明白了什么:按說這個陳雷不應面對兩員戰(zhàn)將,堅持如此之久,要明白,這慕容雷德可是有萬夫不當之勇。想到此,他多了一個心眼,立即傳令尉遲占飛,親點五千軍馬,準備隨時接應李景恒。

  只見這慕容雷德和李景恒,一方勇猛無比,一方沉著應對;一方招招置人于死地,一方輕松化解!就這樣十幾招之后,這慕容雷德賣了一個破綻,就往己方敗退下來,因為兩個人邊打邊走,再加上李景恒求勝心切,想以此立威,早已將李道宗之叮囑,忘之腦后!隨著兩人不住的征戰(zhàn),這吐谷渾五千兵士,也緩緩往后退卻,雖說李景恒招招都是必殺技,每一招下去都有雷石之力,但是怎能逃脫慕容雷德這久經戰(zhàn)陣之老將的化解!

  經過短暫休息,陳雷也緩過神來,再看看有敗退跡象的吐谷渾軍隊,陳雷的精氣神又一次涌上心頭。二三十招之后,慕容雷德已經被李景恒殺的“敗退”到吐谷渾陣前,只聽慕容雷德急切而又緊迫的吼道:“快撤,快撤”。這幫吐谷渾兵丁就這樣“狼狽”的后撤。

  面對這天大的功勞,李景恒怎能就此放棄,只有抓此機遇方可一戰(zhàn)成名!于是就將銀色蛇矛一揮,大吼一聲:“出擊”。這陳雷一聽李景恒如此霸氣之呼喊,立即引這三千兵士,跟隨其步伐前往掩殺。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在城頭上的眾將看著這樣的情形,頓時心境大好,連跨李景恒真乃將門虎子!

  這李道宗一見李景恒取勝也是面帶悅色。但是,再這么一瞅,李景恒竟然不顧軍令,揮軍掩殺,頓時大驚!趕忙傳令:鳴金收兵!

  可是,也就一轉眼的功夫,這幫兵士,在陳雷的奮勇追擊之下,已經前出了一里多地,鳴金之聲,已不能達之!于是乎,其趕忙傳令尉遲占飛,火速出城接應!隨即,李道宗也披掛上陣,帶領后隊人馬,準備側應,眾將士一個個厲兵秣馬,披掛上陣。而剛才得意的一些將軍,也被這一幕徹底驚呆!這平涼城,頓時為之緊張了起來。

  話分兩頭,書說兩會。原來這天柱王和慕容雷德在出戰(zhàn)之時,已經商量妥當:這第一仗必須勝,并且只能智取,不能強攻!這對陣的時候,第一陣要敗,第二陣要勝,這第三陣要邊敗邊走;并且一定要將對方將領引入這兩界山之間的峽谷丘陵地帶,也就是離涼州城十來里的地方。在這里將有大隊兵士埋伏,只有這樣才會將他們盡數殲滅。如若能引得李道宗親帥大軍前出則是更好,一戰(zhàn)就探得對方之虛實!

  慕容雷德,也萬萬沒想到對方竟是如此高傲自大之人,事情也進展的比預期更為順利。慕容雷德引這李景恒,且戰(zhàn)且退,朝著兩界山的狹長地帶而來。兩人噼里啪啦打的不可開交,引得陳雷在后面奮起直追,沒多大一會,就追到這兩界山峽谷丘陵地帶。果不其然,在這丘陵峽谷之后,一隊隊吐谷渾兵士正虎視眈眈的望著這到嘴的獵物!

  看著已到達預定地點,慕容雷德,買了一個破綻,瞅準間隙,立即拍馬往前,擺脫了李景恒的追趕,向自己的大部隊奔去。這陳雷好不容易帶領大隊人馬追上了這李景恒,立即對其說到:“大哥,元帥的意思是讓我們城下應敵,可沒說讓我們乘勝追敵呀,這已經追了十來里了,我突然感覺有點邪乎!”

  看著兩界山這個狹長地帶,再看看時不時從山后亂飛的烏鴉與鳥群。此刻的李景恒,似乎才明白過來:“快,傳令下去,速速退回涼州城?!?p>  可是這一切已經晚了,當其準備撤退的那一刻,這慕容雷德已引著他的五千軍馬出現(xiàn)在了李景恒的面前。漫山遍野的吐谷渾兵士,瞬間殺將了出來!陰謀就這樣即將得成……

涅陽

王玄策的經歷告誡我們:越是不利的時候,越應忍字當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而李景恒的經歷也說明了,一手好牌,因為高傲,因為自大,因為急于建功,就被他打成了一手爛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