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永明紀事

第三十七章 流民難制

永明紀事 水罙 2648 2018-01-20 20:14:17

  沈昭擺擺手讓他免禮,又問起蘇修允的事來,“原先你跟他的隨從打交道時,可曾發(fā)現(xiàn)什么?”

  “不曾?!敝x響搖搖頭,“對方行事微小謹慎,我很難瞧出什么東西來。便是他們的住處也摸索了許久,但一直不曾進去瞧一瞧?!?p>  沈昭便道:“他們是太原蘇家的人?!?p>  謝響并不清楚具體情況,只是猜想對方來歷不凡,現(xiàn)下聽沈昭說起,當即驚訝起來。他可沒料到對方來頭如此大。只是,太原蘇家的人為何要買這么一處莊子?此事倒讓人心中不解。

  沈昭見他已明白此事不當之處,便吩咐道:“我把羅會撥給你用。這段時間首先給我打探他們的動向,還有柳湖那座田莊,也好好查查它的情況??此欠裼刑貏e之處,值得對方花這般大價錢?!?p>  其實沈昭心里很清楚,雖然這般吩咐,卻不一定能得到結果。首先蘇修允那邊就不必說,她不信就憑她如今這人手能打探出什么消息。真要較真到時候只怕還得把人給折進去。當然,沈昭也不指望能打探出什么來,時刻注意罷了。

  至于柳湖田莊的事,想必也難以查出有何異動。若是輕易能查出來,她就發(fā)現(xiàn)了,還等到蘇修允今日來買?不過該做的事還是得做。

  謝響聽聞領了命,又問起馬匹的事來,“那關外的馬匹,姑娘打算如何處置?”

  對于此事沈昭心里并未有成熟的想法。雖說原先早有打算,卻沒有想過事情來得如此之迅速。現(xiàn)如今便說馬匹之事需要考慮,就是打造騎兵所需的別的東西也要提上議程。

  比如場地,人手,弓箭之類的。這么一想,需要考慮的東西確實不少,沈昭頓時有些頭痛,好的弓箭打造起來也不容易啊。還是只能徐徐圖之。

  因此沈昭無法提及太多,只得說道:“此事到時候我自會安排?!?p>  謝響只好領命退下。

  自那日之后,羅會那邊就時常會傳來蘇修允的消息,他這段時間仍在孟府,因此都是跟孟湛等人一齊出行的事。沈昭覺得孟湛他們應當是不知曉蘇修允的身份的,否則不是那樣的態(tài)度。

  不過昨日羅會傳來消息,說蘇修允好像要向孟府辭別了,想必是尋了別處。沈昭知道后,立馬回了羅會,讓他悄悄跟著蘇修允。

  不過對方顯然是有準備的,不過幾刻鐘便沒了身影,只知道他們往城北那邊走。城北那邊人煙稀少,出了娛江門不過數(shù)十里便是東江,若是渡江便出了惠州地界。

  而偏東側(cè)的便門則是連同官道,那一塊除了幾座山幾家寺廟外沒有別的。那條官道通往相鄰的潮州,不下數(shù)百里就可抵達潮州關卡。

  按理說他們不該往深山里跑,那就只能走官道或者渡江??蛇@樣一來就等同于出了惠州地界,所以蘇修允他們這意思是要離開惠州?

  或者說這邊的事情已全部處理,不必再逗留。只可惜她發(fā)現(xiàn)得太晚,無法查明他在惠州的這些時日究竟去那哪些地方。這件事只能暫且放下。

  因著沈昭有些時日不曾去小竹林,今日一早,便將羅會喊回來趕車,載著她,析玉還有松雪一同往城西去。每當這種時候,她便覺得自己人手不夠用。

  雖說因著大長公主曾經(jīng)當政的緣故,大周對女子的束縛并不想以往那邊嚴格。但沈昭到底閨閣姑娘,且沈余氏又是遵守禮法之人,自是不許她三天兩頭地往外跑。

  這些時日她的所做所為已經(jīng)讓沈余氏心有不滿,若不是知曉她是極有主見之人,想必早就關禁閉了。況且,就算沒有這些約束,她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還是有人在手才是最重要的。沈昭覺得等何時有機會定要再招納些人手。

  城西歷來是三教九流的聚集之地,如今已入秋,天氣漸冷,此處滯留的人愈發(fā)多,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地都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流民。這些流民個個面黃肌瘦,瘦骨嶙峋,男女老少皆有之。

  松雪將簾子放下,扭頭跟坐在一旁的析玉說起話來,“怎么瞧著今年的流民比往常要多許多。”

  析玉聽了不免訝異,“你原先跟著老先生住在竹林里邊,也清楚城里流民的情況么?倒是比我要心細幾分?!?p>  松雪頭一次聽析玉這么夸她,倒有些難為情,不禁撓了撓頭,“老先生原先時常教導我,要多看看世俗風態(tài)。因此每次來縣城我都會四處走走多看幾眼。不過我方才瞧著,這流民比起往年確實多了。”

  析玉聞言就嘆息了一聲,道:“聽聞前些日子,倭寇曾在海邊肆掠成癮,連帶著周遭的村莊也被洗劫一空。想必這些流民當中有一部分就是海邊漁民吧。

  聽說原先只是聚集在山野,如今想必是眼見著時至仲秋,天氣漸冷,才早些往城里走。不然等大雪封山,便只能凍死在外邊?!?p>  “可是這么多流民,官府不管嗎?”松雪聽到外邊噪雜的聲音,還有一些流民的求饒聲,忍不住皺起眉,“我原先聽老先生說過,遇到饑荒年月,顆粒無收之時,官府都會開倉放糧以此接濟災民,同時置辦屋棚安頓流民?!?p>  析玉看到流民衣不蔽體的模樣,眼中隱隱有忿忿之色,“朝廷沒有下御詔,地方官哪敢擅自開倉賑濟?他們哪有權力動官糧?”

  松雪聞言,眉頭皺得更厲害。她小時候亦經(jīng)歷過饑荒年月,父母兄弟皆因此而亡,她若不是遇到關老先生,只怕亦早已歸為黃土。

  “可這事事關民生,朝廷為何不管呢?”

  析玉聽到這話,頓時愣了片刻,良久沒有出聲。

  沈昭亦收回看向車外的目光,說道:“你也說了事關民生,朝廷怎會不管?只是官府沒有發(fā)放公文罷了。

  也正是官府沒有明令接濟,便是城中富豪頗多,仁義之士亦不少,卻仍無搭棚接濟災民的。若是私自接濟,怕是不日便有問責下來,以己之糧飼養(yǎng)強民,意欲何為?”

  她的聲音剛落,松雪便猛地反應過來,只覺得適才的話問得蠢。

  這等事關民生之事,朝廷怎會不管?便是流民一事官府不上報,可倭寇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朝廷總該知曉。既然知曉,就會有賑災銀兩撥下來。

  可現(xiàn)在,惠州府內(nèi)并無出現(xiàn)任何賑災事宜,那銀兩更是聞所未聞。緣何如此?個中緣由不必多說。其間定然是有人阻撓的,至于那人是誰,卻是無法言明的。

  松雪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她自小跟著關老先生讀書,對圣賢之道,仁義之事自是知曉的。雖則泱泱大國,難以處處顧及,但在其位謀其政,豈非君子所為?所謂父母官,不就是視民如子,以民生為重嗎?怎能因一己之利便如此罔顧民生!

  “可是流民越來越多,這樣下去……”余下的話松雪沒有再說,但是眾人皆知她之意。

  必成禍患!

  沈昭復又挑起簾子看街道邊的狀況,流民確實越來越多,從別處來此聚集的亦是源源不斷,城西儼然已成流民盤踞之地!

  其中亦有不少衙役管治流民,欲將流民趕出城外,但流民怎會聽其言,自是巋然不動。衙役們便揮棒毆打,更有甚者以此為樂。并不顧及流民如今勢弱,毫無招架之力。

  只是流民如此之多,憑府縣的這些衙役怎么管得???沈昭已經(jīng)看到有些體格較好的流民因不滿官吏的吆喝和粗暴的手段,面上隱隱有憤恨之色。若長此以往,流民只怕會暴起而動。

  禍及性命之時,便是文弱書生也會變成悍民。更何況,惠州地界因臨海,時常遭遇倭寇,家家戶戶自有一套強身健體的法子。此地民風彪悍,若是暴起,豈是州府這些吃官糧的衙役能制住的?

  到那時就是真正的禍患,便是想制止亦為時已晚。

  

水罙

今天寫得有感覺,寫了兩章,來第二更\^O^/   多謝書友們的支持(o^^o)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