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何將“十二芳華劍”用到了極致,劍影成千上萬,已分辨不出正在驅(qū)使哪一種劍意,十二種花若隱若離,漸漸成為了一朵花。這朵花便是世間萬花的代名詞,更是花如何自己的寫照。
可是任她劍術(shù)如神,依舊沒能攻破周天教主的氣鐘,招式再妙,無法加身。以靈巧著稱的“藏花勁”,面對這城墻鐵閘一般的氣鐘,無縫可入,遇之即散,根本發(fā)揮不出任何作用。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石臺邊緣,花如何心有傲氣,不肯退到臺下,眼看得給逼到絕路,身影輕輕一轉(zhuǎn),躲到旁邊那顆石球背側(cè),借著石球的龐大,欲與周天教主繞上幾圈,暫時思索破敵之法。
哪知還沒站定,頓感不妙,身子往一側(cè)斜飄,人在半空,便見那石球騰地而起,激射飛出。臺下的夷人只覺一片巨大的陰影籠罩在自己頭頂,盡皆嚇得癱倒。石球飛速極快,到了崖邊才觸地,砸出一個大坑,然后從峰頂滾落。
又過片刻,只聽轟的一聲悶響,人人身子輕搖,知是大石球從百余丈高的空中墜下,連大地山峰都為之震動。再轉(zhuǎn)向場內(nèi),花如何和周天教主已躥到第二顆石球旁,花如何一躲之際,石球又被教主神力擊出山崖。
許清濁連聽兩聲巨響,嚇得心臟差點震裂,暗道:“這、這,真是他推動的石球......不,他哪是在推?甚至連身子也沒碰,石球就像只兔子一樣跳了出去......”
忽見花如何繞到第三顆石球旁,不再背對山崖,反而背對著白玉寶座和丹教高手。向天嘯和那老者微微一怔,馬上醒悟她這是想激教主把石球擲來,將自己一行人壓死,猛見教主湊近石球發(fā)力,盡皆魂飛魄散。
向天嘯知那石球又大又快,來不及躲,情急之下,放聲大叫:“教主!快停下,不可再扔!”那石球已離空丈許,加速飛出,來勢洶洶。似已無法阻擋,那教主好像聽見了向天嘯的乞求,青影一閃,出現(xiàn)在石球上方,身軀一沉。
花如何本要看場好戲,卻見那教主憑空現(xiàn)身一般,瞬間踩在了石球之頂,人球同墜,石球一大半沒入石臺,裂紋如網(wǎng),擴散了小半個臺面。丹教眾高手死里逃生,汗流浹背,好幾個站都站不穩(wěn),一屁股跌坐在地。
花如何連借石球回避教主進攻,琢磨對策,如今石臺之上,就剩最后一顆石球可以暫躲,不假思索繞至其后。周天教主步踏十丈,緊隨而至,或許是怕再給花如何引誘,傷了自己的信徒,竟然抬起手掌,往石球上按去。
看似掌擊,手掌仍不觸碰石球,掌心與石球還隔著三尺,似乎難以再進。許清濁大覺詫異,伸頸張望,忽地周天教主手掌猛進一尺,只聽咕隆咕隆,有如悶雷,突然一聲巨響,石球爆炸開來,裂石碎石滿場齊飛。
許清濁見數(shù)塊大小不一的石塊朝自己飛來,風嘯陣陣,力道沉重之極。他左蹦右跳,竭力躲閃,舉頭一看,最后一塊碎石無論如何都躲不開,咬緊牙關(guān),揮使鐵槍,將碎石挑飛,只覺虎口發(fā)麻。
只聽身后慘叫不斷,回頭一望,川夷八族和巡邏的丹教教徒中,共有十多人給石塊擊中,有的哼都沒哼就死了,有的給砸斷了手腿,呻吟不已,有的肚皮里嵌入碎石,看樣子就痛得難以忍受。
他觀此慘狀,聯(lián)想教主打飛劍鞘、反擊石雨、擊落石球,忽地醒悟了:“天吶!這周天教主渾身真氣如鐘,開山裂石,無所不能!若給人碰到了他周圍的氣鐘,豈不也如這石球一樣,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成屑?”
他才明白“天地萬古鐘”是何意義,猛記起花如何剛才背靠石球而站,石球一炸,不知她生死如何。一時急得幾要哭出,忙朝炸開處望去,入眼全是飛揚的石屑粉塵,莫說花如何,連周天教主的影子也沒看到。
就在這時,一道人影退出煙霧,步伐搖晃不穩(wěn)。那老者捻須微笑,暗想:“劍仙無處可藏,立馬就要落敗身死?!倍厖s傳來一陣驚叫,忙定睛望去,不由大張了嘴,連下巴也差點脫臼。
原來退出來的那人竟是周天教主,連退了好幾步,花如何的身影才緊隨而出,只見她容顏依舊,氣勢卻完全變了樣。許清濁、向天嘯等人與她隔了百余丈遠,仍能感受到她身上陰森森的寒氣。
再看她劍法,兇戾沉狠,一劍一劃,激出的劍風聲,有如鬼哭狼嚎,渾身上下,哪還有此前半點飄逸?許清濁打了個寒顫,暗道:“這就是師父當年給我偷看到的那套劍術(shù)么?”
他曾潛入牡丹園,誤撞花如何使過這套劍法,師徒和好后,也問過此事,花如何卻只是笑而不語,守口如瓶。但殺氣如此可怖的劍術(shù),許清濁一生就見過這一種,當下確定萬分。
他瞧花如何運用這門兇戾劍法,竟然迫退了周天教主,振奮之余,也不由好奇:“劍法再高明,也僅僅只是劍法,怎么能壓制住周天教主匪夷所思的‘天地萬古鐘’?”
當下仔細觀摩二人交戰(zhàn),只見花如何每或劈或砍出一劍,那教主就急忙避開她正面,但按劍勢推算,長劍根本碰不到他身軀。許清濁既懂“天地萬古鐘”的原理,略加思索,不難悟到:“師父斬開了他的氣鐘!”
忽然之間,一個念頭涌了上來:“是了,是‘陰符勁’!師父內(nèi)功有限,單憑劍上附著內(nèi)勁,抗衡不了他一身恐怖的真氣,絕對無法斬斷氣鐘。但內(nèi)勁若能克制其真氣,那又另當別論了!”
“陰符槍”之所以號稱天下武功的克星,正是因為“槍勁”是一切內(nèi)功的天敵。招式再奇妙,也得依靠內(nèi)功驅(qū)使,內(nèi)功上占得絕對的優(yōu)勢,無論怎么運用招數(shù),都能隱隱克制別派習武之人。
這一道理,早在許清濁初練“陰符藏花功”時,花如何就已給他講述過。他亦明白,父親只在題本上留了內(nèi)勁修行的心法,而不著對敵招式,一是沒有閑暇,二是因為招式較為輕,相比之下不那么重要。
當年花如何搶奪許清濁的題本,窺得了“陰符槍”的奧秘,如今借此能與周天教主抗衡,許清濁又是激動,又是喜悅,哪里還管什么門戶之別、偷學大忌?只盼師父用上父親所創(chuàng)的神功,將那教主打得落花流水。
其實,他猜得不全對?;ㄈ绾涡母邭獍粒斈晟星覕骋晿屚?,怎會去練“陰符槍”?她只是借鑒了槍王創(chuàng)出“陰符槍”的思路,化其殺意為劍招,從死士劍圖上創(chuàng)了“死士八劍”。
詩云: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殺傷之意,生于兵道,即是不講仁慈,趕盡殺絕,與生養(yǎng)之意背道而馳??v觀華夏武術(shù),本就因諸侯逐鹿,伴隨兵事興起而生,戰(zhàn)場之上的廝斗,完完全全便是殺戮害命。
因此,一開始哪有什么拳腳套路、劍招刀訣?能殺人的武術(shù)就是好武術(shù),直到后來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還可以用技巧制敵,才有了所謂的技擊一學。
既然學會了拆解之技,要想殺人,或者被殺,都不太那么容易了,有時動個千百招,拆得眼花繚亂,往往也分不出勝負。逐漸演變成誰的體力悠長,誰就有更大的優(yōu)勢。
所以無論是外家的磨筋煉髓之法,還是內(nèi)家的吐納練氣之術(shù),都為養(yǎng)生之道,重在增長體能,培養(yǎng)真元。如今武林中任何一個門派,入門都是先練內(nèi)外功,強身健體,而沒有一上來就學如何殺人的。
但一門從兵道中誕生,崇尚殺傷的武學,卻走上了養(yǎng)生的修行路子,如今的習武之人雖然不覺有異,在某些人看來則有點荒謬,仿佛武術(shù)一開始就走岔了路。
許明燈就是如此,他在關(guān)外帶兵打仗,熟知兵事,更見慣了武林中各門各派的武功,熟而求變,自然而然突發(fā)奇想:為何不創(chuàng)出一門拋棄了養(yǎng)生,而著重殺傷的內(nèi)功來?
經(jīng)他無數(shù)嘗試后,“陰符槍”誕生了,練出的內(nèi)勁,偏主殺伐。一般內(nèi)功是養(yǎng)命,“陰符槍”卻是害命,許清濁從小練得痛不欲生不說,連許明燈都差點把自己練死,由此而見,它的確不負“武學之始”的名頭。
可是一旦練成,生為殺克,尋常武人修得的內(nèi)力望風披靡,恰好作其獵物美食。當年許清濁還是孩童,遇到的敵人哪個功力不勝他十倍?可只消用內(nèi)力刺探他體內(nèi),均被“槍勁”震散,早在那時,威能便已初顯。
花如何從那題本上悟得了“陰符槍”的道理后,接著便明白了槍王所留的“成年者斷不可習練”的告誡是何意義:這殺傷之氣反噬,劫數(shù)猶如洪水猛獸。縱是槍王復生,再渡一次,仍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唯有本來沒練過其他內(nèi)功的孩童,修習“陰符勁”,才能盡可能減弱其危害,勉強練成,而無后顧之憂。換作成年人,本身氣血充盈,極易助長其反噬,假使還練過別派內(nèi)功,相互沖突,那是更是火上澆油了。
花如何曾推想過,槍王必然在練“陰符槍”前,已修得一身極強的內(nèi)力,反噬之劫至時,將畢生內(nèi)功為屏障,抵消“陰符勁”的沖擊,最后僥幸在內(nèi)力耗盡前,磨去了“陰符槍”的銳氣,再趁機將其一舉降服。
花如何身無深厚內(nèi)力,想要如槍王那般渡劫,連九死一生都辦不到,注定要十死無生。因此她并沒有修練“陰符勁”,此刻力拼周天教主,所用的內(nèi)力其實仍為“藏花勁”。
只不過,她因熟讀題本,又曾施救過許清濁,對“陰符槍”的奧妙了然于胸。當下巧用“藏花訣”,極盡其變化之能,模仿“陰符勁”的特質(zhì),借此施展“死士八劍”,以克制教主的真氣鐘罩。
“死士八劍”分別為劈頂、斬首、卸肩、刺心、破腹、斷腰、截腿、碎骨,取意春秋戰(zhàn)國時的死士,這些人嗜殺成性,無論行刺客之事,還是互斗供王族取樂,皆以性命相搏,決生決死。
花如何自石球炸裂后,第一次出劍,周天教主的氣鐘便被她一劍切開,身軀顫抖,小退了一步。她精神大振,接連又將八招劍法一一使出,和周天教主一退一進,從塵霧中邁出。
周天教主的一身內(nèi)力,可謂天賜,應(yīng)屬先天靈氣。雖經(jīng)人身孕養(yǎng),日久以來化為真氣,自然也被“陰符勁”克制,但不致于全潰。何況花如何這時用的“陰符勁”,本質(zhì)上是“藏花勁”冒充的。
如此一來,再打折扣,周天教主的先天真氣僅被她克制三成。但在高手手中,有了這三成克制,一身高明武功就能施展出來,不再如起初那樣,根本攻不破其“天地萬古鐘”了。
“死士八劍”使出數(shù)招,花如何巧思更生,將其與“十二芳華劍”混合同使,待斬斷氣鐘,長劍一抖,轉(zhuǎn)為“十二芳華劍”中的“凌波劍”,從切開的通道中飄然而入,再轉(zhuǎn)為“死士八劍”中的“破腹”,直刺對方丹田。
周天教主從來無敵慣了,猛然給她壓制,手忙腳亂,但漸漸也適應(yīng)了不少。他感知到敵人這一劍來得兇狠,平抬右掌,往下一按。掌劍尚隔兩尺,花如何頓覺劍上有如千百斤的重物一般,劍尖下沉,刺不中他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