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趙熙,這個故事是關于我的······我的什么?夢?也許吧,他對于我來說,一直都是我的一個夢。
12歲,我進入初中。當時的我根本想不到,我整個青春最重要的人會在這里出現(xiàn)。
開學那天,是爸爸送我去的。幼兒園、小學直到現(xiàn)在中學,我上學的第一天送我去學校的都是爸爸。我從小學的時候使用的就是學校統(tǒng)一讓買的單獨的課桌。小學上完后搬回家等到初中再用。那天,爸爸用自行車帶著課桌,我騎著自行車跟在他的后面。學校就在我們鎮(zhèn)上,離我家不遠,騎自行車幾分鐘就到了。
那天學校門口的人是真多,自行車和三輪車也多。那些離家遠的需要住宿的,需要帶的東西也比我多。被褥、涼席、臉盆······各種日需品,塞的三輪車滿滿的。學校門口的前面左面右面還有很多賣零食小吃學習用品的,一個攤位接一個攤位的,買東西的學生、送新生的家長還有我們這些新生,把學校附近的路塞得那是一個滿滿當當,和集市一樣。
我和爸爸推著自行車剛擠進學校門口,爸爸就遇見了一個熟人,是這個學校的老師。爸爸停下來手扶著自行車和這個人聊了幾句。
我推著自行車不敢亂走,就在爸爸旁邊等著,邊等邊觀察這個我即將進入的新校園:離學校大門最近的是一棟老舊的樓房,有三層。最上面掛著“教師樓”三個老舊的已經(jīng)褪色的大紅牌子。樓身處那些老舊的好像隨時準備剝落的白色膩子。我在想風一吹是不是就要落下一大片。
這樓前面有一棵特別大特別大的樹,長的也特別高,樹葉特別茂盛,還開著粉色的小小的花朵,特別漂亮,不知道是什么樹。
“走了,熙熙?!?p> 我正看花呢,聽見爸爸叫我。便把頭轉回來沖那熟人禮貌的一笑推著自行車跟在爸爸后面往前走。那棟老舊的教師樓的西面不多遠就是教學樓。和教師樓不一樣的是,這棟樓非常的新,墻壁上的瓷磚干凈的就像剛剛用水仔細的沖洗了一遍,高度也比那棟老樓高。有四層。
我和爸爸把自行車停在教學樓的前面。爸爸搬著書桌,我拿著書包,往教學樓走去。我們教室在二樓。我們那屆有七個班,整個二樓有六個班,三班和四班中間是老師辦公室,七班在一樓。我被分在三班。
我和爸爸到教室的時候,教室里已經(jīng)擠滿了人。站著的坐著的,桌子也是橫七豎八的,沒有個整齊的隊形。笑著的高談闊論的,認識的正在認識的,吵吵嚷嚷的,比集市還熱鬧。我向來討厭這種熱鬧、這種喧嘩。皺著眉頭跟在爸爸的身后,眼睛像雷達一樣掃描合適的座位。
“趙熙······小熙······這里,這這這,后面。對,來這里,我們坐在一起?!泵窌赃@個大嗓門,這一嗓子下去,整個班里的吵鬧聲都被她的聲音壓下去了,拜她所賜,我被注目了。不過好在大家的的注意力不是很持久,一會這被壓下去的聲浪就又升起來了。我也領著爸爸把課桌搬到了梅曉旁邊。
“梅曉也分在這個班了。真巧,你和熙熙又一個班了?!?p> 梅曉和我自學會走路起就在一起玩,從上學第一天我們就是同班,我們兩家離的又不太遠,我爸自然是十分熟悉梅曉的。我爸和梅曉打了個招呼沒多做停留就走了。我在自己座位上坐下,理都沒理梅曉。
這么多年,梅曉太了解我了,就如同我也很了解她一樣。就憑剛才我被她送上熱點被注視的那幾秒鐘,足夠我凌遲她的了??次疫@態(tài)度,梅曉就知道觸到我哪根神經(jīng)了。不在乎的在我身邊坐下,對著我的后腦勺就開始了。
“哎,小熙。你怎么來的這么晚?我來的就夠晚的了,我來的時候前面的好位置都讓別人挑走了,就這靠后的座位還是我硬從別人那擠過來的呢。哎,你看,就是我旁邊那個又瘦又矮的男生。他擠不動我想坐在我旁邊,吶,就是你現(xiàn)在的位子,我哪能讓他得逞啊,這是我專門給你留的。怎么樣,是不是覺得我太好了?!?p> 我能想象的到的梅曉在我背后是如何聲情并茂的手勢加上眼神的演講,最后說完還不忘拍我肩膀一下,這家伙,這手勁,差點當場給我拍出三尺鮮血來。
梅曉各方面都挺標準的,缺點說不出大的,優(yōu)點也盡是一些小的。外貌嘛,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太漂亮也不丑,唯一的特點就是能說,特別能說。而且只要你和她搭上話茬,她能把你侃到懷疑人生。
我真是納悶了,我是如何和梅曉從小到大一起玩了這么久的。按說我們的性格稱得上是南轅北轍。一直以來雖說是梅曉鍥而不舍的跟在我身邊,但我確實對她沒有對別人的討厭之情。要是換一個人在我身邊這么嘮叨,你試試,我早把你打擊的不知道姓什么了。
現(xiàn)在想起來,也是夠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的。我被梅曉降住了。
剛開始的幾天是沒有什么課程的,節(jié)節(jié)課都是在聊天、相互認識、新鮮感中度過的。
其實班主任剛開始是讓每個人上講臺做一個自我介紹的,但是幾個人下來班主任就放棄了。遇到那大方的還好說,上去一通介紹,嘻嘻哈哈哈的就下來了。最多的還是那扭扭捏捏千呼萬喚才肯上臺的。話是說了,但那聲音小的不比蚊子叫大多少。幾個這樣的人下來,班主任也就無語了。
說實話我當時只顧著看熱鬧去了,一個人都沒記住。當然,我最慶幸的是還沒到我呢,班主任就結束了這場熱鬧。要不,我也比那扭捏的好不到哪去。
距離,就是從第一次考試開始的。
以前我的成績雖說不上好的,但是絕不是差的。一句話形容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中游的成績。
所以考試對我來說無所謂什么害怕或者希冀。
成績一出,圈子立馬自動形成。
那成績好的自是和那成績好的探討一些高端大氣的學術問題。那成績不好的也立馬找到同類人去交流一些別的興趣愛好了。
奧,對了。我一直希冀的那個人成績是最好的。而且一直都是最好的。
但是在當時,我先注意到的并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