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終南山八卦頂
“有些人,他沒有一顆想要恢復身體健康的心,那你說他能恢復身體健康嗎?有些人,他有一顆想要恢復身體健康的心,那你說他能恢復身體健康嗎?所以,想要恢復身體健康并不一定要來我們這清修。”
張志順道長背后就是三清大殿,而他的頭頂之上赫然寫著【重陽宮】。
他的周圍是這心曠神怡的天下第一福地。
他這似訓斥又似警告的話,引人深思,直指問題的本心。
眾人聽完都是各有各的領(lǐng)悟,但卻都同時沉默。
“諸位請,我們很快就要吃午飯了?!?p> 張華道長連忙出來打圓場,帶領(lǐng)眾人走向客房,把隨行的東西都放下,準備吃飯。
【食不言,寢不語】,這一句話雖然是孔子說的,但一直都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之一。
現(xiàn)代科學證明,一邊吃飯一邊講話,很容易讓食物劃入會厭軟骨,進入肺部會立即引起劇烈咳嗽,排除肺部異物,如果運氣不好直接進入肺部,很有可能會引起重大疾病。
睡覺的時候不說話這一句話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一個人在睡覺的時候一直說話,那么他就很難入睡。
吃過飯,張志順道長便說自己要去八卦頂苦修了。
每年的這一個時候,他都要登山苦修,眾人覺得有趣,不如就一起登山觀看美景。
反正這道觀不會走,想看還可以隨時回來看。
老道士的腳邊跟著一條道觀收養(yǎng)的流浪寵物狗黑白,因為它就黑白兩種顏色。
張志順道長登山就靠著一根老木拐杖,把手處被打磨的光滑。之前的張華道長與小師弟張?zhí)斓篱L一同背著所需要的干糧前往。
終南山風景秀麗,一路上眾人有說有笑,黑白繞著他們打轉(zhuǎn),好奇的跑前跑后,它自己玩的不亦樂乎。
聊這浩渺天地,恍惚間,竟有一絲文人墨客之感。
張志順道長身體健康的程度還是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李長生今年二十歲,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最年輕力壯,身體最好的,可是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走的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登過山的人都應該清楚那種狀態(tài)。
周華劍,全國武術(shù)冠軍,按道理來說應該是這一群人之中最強壯的,可是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走的居然還沒有張志順道長快。
張志順道長,105歲高齡,一路走上來,臉不紅、氣不喘、看到節(jié)目組的成員都快累趴下的時候,臉上還流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有種看透卻不說透之感。
“我們就先休息一下吧!”
他帶著眾人在亂石堆之中坐下,眾人連忙喝水喘息。
“你們之中有誰看過《本草綱目》嗎?”
張志順道長隨口一問。
眾人連連搖頭。
“《傷寒雜病論》呢?”
張志順道長繼續(xù)問道。
眾人再搖頭。
“看看這山,看看這樹,它們就好像是我們的母親,不管你如何變化,不管你去往何方,它們都會像母親一樣的留在這等著你回來。就好像我說的這一些古典經(jīng)書,它們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不管你如何看待它們,它們都會像母親一樣的等你回來?!?p> 張志順道長看向眾人笑了笑,又望向這山山水水,說不出的淡然。
李長生覺得張志順道長真的句句經(jīng)典,處處教誨?,F(xiàn)在的中小學課本,語數(shù)英地理政治化學物理,完全按照西方模式進行學習,上了大學,其他專業(yè)都不提,就說古代漢語,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居然也是要英文書寫,你說可笑不可笑?
百年國恥未斷中華文化根基,而今卻有了一絲斷根基的跡象,著實是令人心痛。
上一世,自己從未思考過這一些,只覺得這一些說出來就是無病呻吟,有事情想這一些純粹就是吃飽撐的。可如今,李長生只想為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的美在這一百年之中被盡數(shù)掩藏,如今它需要綻放出它的美。
力雖微薄,但若能影響一人,他再影響一人,一人傳一人,愚公移山,終將撼動這個時代大流。
.......
簡單的休息片刻,眾人又繼續(xù)往上走了一段時間,終于是在下午二點半之時,抵達了八卦頂。
并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古典優(yōu)雅,就只是用簡易的鐵皮與木板搭建起來的窩棚。
張華道長則是擔任起了指揮的角色,指揮著眾人們打掃房間,把干凈的被褥放出來,拍拍灰塵。
在大廳之中,有一副巨大的人物畫像與一張黑白照片。
張志順道長點燃了三根香。
“祖師爺,弟子張志順回來看您了!”
他在王重陽的照片面前恭敬的拜了拜,上了香。
然后又深情的望向黑白照片,上面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婦女,張志順道長為她輕輕拂去塵埃,道一聲:“娘!”
雖只有一聲,但卻濕潤了眼眶。
他又看了許久,這才坐在門口休息喝水。
“有古琴誒!”
張榮國從房間的床鋪底下翻出了一張斷了弦的古琴,不顧塵土,趴在地上,抱了出來。
“那是我年輕的時候彈的,后來都忘記它了!”
張志順道長指著這張古琴笑道。
“我正好有新的弦,可以給它試試看!”
張榮國興奮的抱著古琴跑出門找經(jīng)紀人要弦去了。
“這山上可是沒有手機信號,也沒有什么電視機、電腦。修好了這古琴,或許也能有點看頭!”
張華道長也很開心。
“那干脆再做個簫吧,兩者湊在一起才最好聽!”
張志順道長顯然也是來了興趣,站了起來,忙活了一陣,找來了尺子、鉆孔的工具,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簫。
等續(xù)好了古琴的弦,做好了簫,張華道長則是下鍋煮面,張?zhí)靹t是去隔壁的柴房拿了腌制的咸菜,還有辣椒面。
眾人吃著去年的面條,就著平時不怎么吃的生大蒜,夾酸咸菜,撒點辣椒面,吃的狼吞虎咽,李長生看到南宮搖鈴都吃了三碗,暗自偷笑不已。
南宮搖鈴看見李長生偷笑,停頓了一下,又繼續(xù)低頭端著瓷碗扒拉著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