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行

第五十二章 己巳之變 勸降信

崇禎行 不加思 2151 2020-02-04 23:00:18

  上萬八旗兵,按照五行方位,把小小的堡子店團(tuán)團(tuán)圍住。

  他們旗號嚴(yán)明,士氣高昂,探馬、偵查,晝夜不絕。

  柳保泰等人看著城外的八旗精銳,又看了看自己從兩萬人的隊伍里面精挑細(xì)選出來的所謂精銳。

  一個個都是心情復(fù)雜,

  這些在城外扎營的八旗軍,并沒有準(zhǔn)備楯車強(qiáng)攻,只是在遠(yuǎn)處觀望。

  他們甚至都沒有興趣派幾個投降了的漢人過來投遞什么勸降信之類的文件。

  這種輕視,讓城里的文官老爺們感到很是寂寞。

  他們等了很久的怒斥酋長狼子野心、癡心妄想的機(jī)會,看來是沒有了。

  特別是那個劉之倫,自打從渡口回來的那天,他就躲在屋子里研究該怎么寫回信怒罵皇太極。

  聽他的親兵說,這劉老爺每天晚上都要寫到半夜,時不時地還要起身,抑揚頓挫的朗誦一番。

  然而等了三天,劉侍郎的錦繡文章,大概是早就寫好了,可對面的皇太極卻始終沒有寫勸降信。

  “東虜,欺人太甚!”

  劉之倫起了無名火,逢人就是這一句。

  不給城里的這六千明軍寫勸降信這事兒,倒真是怪不得皇太極。

  他在去年剛剛?cè)腙P(guān)的時候,的確曾是很熱心的派投降來的漢人四處發(fā)放勸降信。

  但是那些送信的人,十有八九,卻都被守城的給殺了。

  剩下的幾個幸存者,則會帶著明朝文武極不禮貌的回信。

  這些信,當(dāng)然罵不死皇太極和他手下的十萬滿蒙八旗,但是卻總是能夠成功的給博格達(dá)徹辰汗的愉快心情,增添上一抹陰影。

  久而久之,他索性不送什么勸降信了,只是在攻城的時候,會讓投降的漢軍們朝城上叫喊上兩句

  “開城投降,秋毫無犯;抗拒大兵,雞犬不留!”

  皇太極一路上用這一招,收降了十幾座州縣,倒是比什么文縐縐的勸降信,管用了不少。

  如此靜坐了一兩日,防守一方的心態(tài)終于是崩了。

  “開炮嚇嚇?biāo)麄?!?p>  柳保泰設(shè)防的這個堡子店,本來只是一個駐扎五百人的小軍城,上面的火炮也大多是虎尊炮、佛郎機(jī)之類的小炮。

  射程短,威力小,打打蒙古人的騎兵還可以,對付滿洲重甲楯車兵,那可難了。

  出于對滿洲大兵戰(zhàn)斗力的信心,和對明軍自身戰(zhàn)斗力的了解。

  柳保泰又自王從義那里搞來了十五座千斤將軍炮。

  一一安放在了城頭。

  柳保泰對于這些外表威猛的重炮,內(nèi)心并不喜歡,但是有總是比沒有來的好。

  一聲悶響,炮彈飛出去不到二里地,穩(wěn)穩(wěn)地落在了滿洲軍的陣前,激起來一陣塵土。

  “這玩意?也配叫大將軍炮!”

  “大人,小的多加些炮藥,再來他一發(fā)!只是請大人躲得遠(yuǎn)一點!”

  柳保泰揮了揮手,制止了炮手的請戰(zhàn)。

  滿洲兵都是百戰(zhàn)精英,明朝這邊的火器,人家那一樣沒見試過?

  也就當(dāng)年在寧遠(yuǎn)城下,因為沒有經(jīng)驗,吃了洋貨紅衣大炮的虧。

  當(dāng)然,這也是情有可原的,指望這些剛剛進(jìn)化到封建時代的軍事奴隸主,知道什么天邊的英吉利,實在是有點難為他們了。

  “人家在咱們城頭外四里下的營,除非用紅衣大炮,要不根本炸不到他們。”

  堡子店實際上是沿河修建的,但是因為滄海桑田,今天竟然距離河道有了四五里的距離。

  柳保泰這幾日都在反思,前天的一仗,折損實在是太大了。

  “目前裝備和訓(xùn)練水平的明軍,根本就無法和滿洲兵進(jìn)行野戰(zhàn),如果硬要出戰(zhàn),則必須是在火炮的支援之下?!?p>  想到這兒,他禁不住又看了看前日血戰(zhàn)過的渡口。

  滿洲兵打掃了戰(zhàn)場,戰(zhàn)死明軍的鎧甲、兵器,大多已經(jīng)被他們收拾走了。

  遠(yuǎn)遠(yuǎn)望去,戰(zhàn)死者鎧甲下面的鴛鴦戰(zhàn)襖,顯得是那么的刺眼。

  “如果當(dāng)時能夠在渡口修筑一個小城,恐怕就不會有這么些好漢慘死在那里了?!?p>  他不愿意再看,嘆了一口氣,走下城來,一不小心,摔了個趔趄。

  心里卻想,“好在滿洲兵并沒有砍首級請功的習(xí)慣,要不自己該怎么面對戰(zhàn)死的弟兄們的親人啊?!?p>  身旁的營兵連忙過來攙扶,有幾個身上還帶著傷。

  “不打緊,不打緊,我只是看花了眼,踏空了而已?!?p>  剛剛下了城,卻聽見城頭上的營兵喊道

  “韃子那邊來了一個秀才模樣的漢人,說是要遞勸降信的?!?p>  柳保泰聽聞此言,速速上城,只見下面一個穿著秀才服飾,但卻剃了頭的中年白面男子,騎著驢;帶著哭腔喊道

  “城上的軍爺們,學(xué)生被那韃子逼迫,來投遞勸降信的!”

  這中年男子,名喚李思,本來是遵化的一個窮酸秀才。

  他累年考不上舉人,到了四十多歲了,還是一介生員;平日里只能靠著教教私塾謀生。

  今年冬天,按理說他本來應(yīng)該是隨著父親去京師販賣山貨的。

  但是好巧不巧,正在準(zhǔn)備動身的時候,卻有本縣的一個大戶,甘愿拿五兩銀子請他坐館教學(xué)徒認(rèn)字。

  這窮秀才每個月只有六錢銀子,哪里能夠拒絕這五兩銀子的進(jìn)項?

  于是便滿口應(yīng)承下來了,但是誰曾想,教了不到半個月,這東虜卻破關(guān)了。

  他這私塾老師,并自己的學(xué)生們一塊讓滿洲兵捉了俘虜。

  捉他們的時候,那為首的大餅?zāi)槤M洲兵一臉壞笑道,“咱滿洲大兵不殺裁縫、不殺鐵匠、不殺郎中、不殺戲子;你們會什么?”

  為了保命,這李秀才只好和自己手下的幾個學(xué)徒,一塊合唱了一首蓮花落。

  好在這李秀才平日里面喜歡唱兩嗓子,倒還真是糊弄住了那幾個滿洲兵,這才僥幸保住了命。

  他在滿洲兵的大營里面,天天涂脂抹粉的在那里有辱斯文,滿洲兵一個個也十分粗野,特別喜歡聽酸曲。

  就在他尋死覓活,想要上吊的時候,卻被一個會漢話的滿洲大貴人給搭救了。

  這位貴人,身高九尺,體型魁梧,相貌剛毅,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后來他才知道,這位大貴人,就是所謂的皇太極第一參謀,范文程。

  那范大人待他很好,只是讓他剃了頭。

  “這個頭,乍一看不好看,但實際上卻很好,又清涼、又舒服!”

  君子不吃眼前虧,他聽話的剃了頭。

  本以為自己,從此就跳出了火坑,可誰曾想?yún)s被派出來送什么勸降信。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繼續(xù)唱蓮花落?!?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