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一共四口人,秀花爹李鐵柱,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勤勤懇懇種田養(yǎng)家:秀花娘周氏,楊梅村周家之女,嫁到李家后生了一兒一女,一個勤勞賢惠的農家婦人,秀花今年年底就滿十四歲了,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李德富比秀花大一歲,平時也是跟著他爹下地干活,全家人對秀花都很好,雖不富裕也算得上是幸福的四口之家了。
原主家的房子也是農村普遍的泥土房,一個院子正對著三個房間,最大的是堂屋吃飯用的,左邊是廚房,右邊是李鐵柱和周氏的房間。院子左右兩邊各一個房間,這兩個房間比較小,左邊是秀花住的,挨著廚房。右邊就是哥哥李德富的房間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佳悅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不停的在心里告誡自己李佳悅已經死了,只有李秀花了。
唉,李秀花就李秀花吧,起碼還姓李,李佳悅自嘲道。
“秀花,你在那嘀嘀咕咕說什么呢?”周氏好奇的問道。
“娘,沒說啥呢,你回來了趕緊進屋歇歇,我給你倒水喝”秀花說完趕緊去廚房給她娘周氏倒水,倒了水給周氏后又趕緊去廚房準備中午吃的飯食,生火淘米煮飯,一邊燒火一邊摘菜。
剛摘了一會周氏就進來了,拿了個小板凳準備和秀花一塊摘菜,秀花忙說:“娘,我來就好了,你忙了一上午,歇會吧”
周氏滿臉笑容“哪有那么嬌貴,我們娘倆一塊摘還能說說話”
娘倆說說笑笑間就摘好了一把南瓜苗和一堆野菜,秀花去打水洗菜,周氏看著火。秀花洗完菜正好米飯也燒開了,端到尾灶上放著,柴火灶燒火時尾灶上會有小火,所以一般蒸米飯燒開后都是端到尾灶上煨著,灶上炒菜,炒完菜尾灶上煨的飯也一起熟了。接著秀花又架鍋開始炒菜,一籃子南瓜苗放點油鹽一炒,炒出來也只有一盤,接著又炒了一盤野菜。剛炒好就聽到爹和哥哥干活回家來的動靜,周氏趕緊出去打水給丈夫李老爹和兒子李德富洗手。
等他們父子兩洗好手喝完水,秀花的最后一個雞蛋野菜湯也做好了,又夾了一碟子腌白菜,麻溜的擺好飯菜,出來招呼大家吃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著飯,雖沒有大魚大肉,卻也溫馨自在。
“秀花啊,這南瓜苗真好吃,我們以前都不知道這還能炒著吃呢,你可真聰明”李老爹笑瞇瞇地夸獎。
秀花尷尬的笑了笑,心想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這炒南瓜苗在現(xiàn)代可是眾所周知的家常菜。
“爹,好吃你就多吃點,爹喜歡吃以后我常做”秀花想著自己既然繼承了原主的身份,回去也是不可能了,決定還是得想辦法改善家里的情況,自己一個現(xiàn)代人雖說沒什么多大能力,給家里想法子掙點小錢應該還是可以的,思考了一會說:“爹,明天趕集,我要是摘好這南瓜苗去賣,能不能成?”
“這南瓜苗家家戶戶都有,不知道能不能賣掉呢”
秀花剛想接話,李德富接話了:“南瓜苗雖說家家都有,農家人看了不會買會回家自己摘。但是現(xiàn)在趁著還沒人知道能這樣扒皮炒來吃,有錢人家的肯定愿意買來嘗嘗鮮”
李老爹聽完想了想是那么回事“那下午你們娘倆在家多摘點,明天去賣試試,賣不掉也沒事拿回來我們自己炒來吃”
秀花和周氏樂呵呵的答應了,吃飽飯休息了半個時辰,李家父子又下地干活去了,秀花娘倆也摘了一大簍子南瓜苗回來,秀花想了想對周氏說“娘,我們就把帶毛的皮扒了就好了,不用掰成一段一段的”周氏點點頭說好。兩人忙活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把一簍子南瓜苗都摘好了,周氏又去菜園忙活去了,留秀花在家打理家務做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