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虎,魯國人,季氏家臣,事奉季平子、季桓子。
陽虎其人,因與先圣孔丘牽涉過多,名氣較絕大多數(shù)的魯國大夫,甚至是大多數(shù)的諸侯大夫,都要大得多。
當(dāng)然,陽虎的名氣基本上是惡名、污名,這既是歷史前進的必然結(jié)果,也與先圣孔丘有不少的關(guān)系。
作為季氏家臣,陽虎能從季平子手下,一步步得成長到操控季氏、進而執(zhí)政魯國,他的能力和聰慧是不用懷疑的。
雖非圣賢之用,亦是能治之臣。
對于陽虎來說,他的身份終歸是低了些,先圣孔丘所謂‘家臣執(zhí)政’。
然,家臣豈能執(zhí)諸侯之政?
此名不正,言不順也。
名不正,則諸民生疑,上下離心,家國不軌;言不順,則諸情晦澀,諸力不效,萬般皆難。
縱觀歷史,下臣逆君,臣下之臣,再逆其上君,屢見不鮮。前有東夷有窮氏羿謀太康,太康失國,羿廢棄朝政,遂為寒浞所殺;后有曹丕篡漢自立,司馬氏趁其室微弱,取而代之。
陽虎的境遇與兩者不同,寒浞雖為少康所滅,然其執(zhí)掌有窮氏,竊據(jù)中原多年。司馬氏更是了不得,鼎立新朝,君臨天下。
而陽虎在魯國的權(quán)勢雖已極盛,可仍舊需要依靠季孫氏的威名。
魯定公八年,即公元前五零二年,陽虎對現(xiàn)有的三桓不滿,即季桓子、孟懿子、叔孫武叔,打算取而代之。
當(dāng)時,季氏的季寐(季氏族人,季桓子之弟)、公鋤極、公山不狃在季桓子手下不得志,叔孫氏的叔孫輒在叔孫氏得不到寵信,叔孫志在魯國不得志。
他們五人因此依附于陽虎,而陽虎則是打算在除掉三桓之后,由季寐取代季孫氏,叔孫輒取代叔孫氏,自己取代孟氏。
十月,魯國將要舉行祭祀,陽虎便打算在蒲圃(魯?shù)?,今山東曲阜東)設(shè)享禮招待季氏時殺死他,同時命令都邑的兵車,明天到蒲圃集結(jié)。
成地宰公處斂父因此向孟懿子稟告,表示,季氏調(diào)動兵車,是什么緣故?
孟懿子答,我不知道。
公處斂父知道陽虎將要叛亂,就說,那么就是要發(fā)動叛亂,一定會波及到您,應(yīng)該提前做好準(zhǔn)備。
于是公處斂父和孟懿子將壬辰日(初三)作為預(yù)定日期。
壬辰,季桓子前往蒲圃,陽虎駕車在前面開路,林楚(季氏家臣)為季桓子駕車,陽越(陽虎之弟)跟在后面兩邊還有衛(wèi)士在兩旁護衛(wèi)。
將要到蒲圃的時候,季桓子突然對林楚說,你的先人都是季氏的忠良之臣,你也要以此來繼承他們。
林楚則表示,我聽到這話太晚了,陽虎執(zhí)政,魯國人都聽從他的,不聽從他的話就會死,我死了對主人也沒有益處。
季桓子則說,哪里有什么晚的呢?你能將我送到孟氏去嗎?
林楚表示,我不敢吝嗇死亡,怕的是不能使主人免于禍患。
季桓子聽完,表示,那就去吧。
林楚駕馬脫離隊伍,等到了大街上便飛奔而去,陽越在后面追趕,用箭射他,也沒有射中。
孟氏的門前,有孟懿子準(zhǔn)備好的三百個強壯的奴隸,名義上是為公期(孟懿子之子)建造房子的,實際上就是為了防備陽虎。
季桓子逃到孟氏,他們就將孟氏的大門關(guān)了起來。
陽越?jīng)]有應(yīng)對辦法,反倒是被人從門縫中射箭給射死了,就這樣死在了孟氏的門前。
陽胡得知了消息,直接發(fā)動了叛亂,劫持魯定公和叔孫武叔,攻打孟氏。
公處斂父聽聞陽虎叛亂,率領(lǐng)成地人從魯國的上東門進入,與陽氏在南門交戰(zhàn),沒有取得勝利。
之后又在棘下交戰(zhàn),最終擊敗陽虎。
陽虎落敗,丟棄皮甲,進入公室,偷走了寶玉和大弓,逃離魯國國都,住在五父之衢(路名,今山東曲阜東南)。
他吩咐人了做飯,自己卻是去睡覺,跟隨他的人便說,追趕的人恐怕要來了。
陽虎則表示,魯國人知道我出來了,正高興可以晚死,哪里有空來追我。
隨行的人則說,快點套上馬車吧,公處斂父在那里。
而公處斂父向孟懿子請求追擊陽虎,孟懿子沒有答應(yīng),
公處斂父又想要殺死季桓子,孟懿子感到害怕,便將季桓子送回了季氏。
季氏的季寤在季氏的祖廟里祭告之后,逃離了魯國
陽虎進入歡地、陽關(guān)叛亂,逃亡至齊國,后又前往晉國。
陽虎的失敗,是可以預(yù)見的,結(jié)合春秋的時代背景,他個人的身份還是低微的,三桓在魯國的影響根深蒂固;魯國的權(quán)力分散在三桓手中,陽虎受到的鉗制較多;外有晉國、齊國,陽虎專于內(nèi)而媚于外;魯國的國力微弱,陽虎的威勢不能確立;三桓的家臣不能合心,對待三桓猶如當(dāng)初三桓對待魯侯;魯國還是有賢臣,或忠于魯國,或忠于三桓。
遙想平子當(dāng)初,專權(quán)于魯國,結(jié)怨于諸大夫,橫行數(shù)十載。昭公一朝謀動,平子猶驚懼請亡而未果,至于三家合力,昭公離亡,魯國亂軌。平子威攝魯政,其勢如烈日當(dāng)空,可遠(yuǎn)望而不可久觀也。其威如是,其勢難當(dāng),然已失季氏之明德。德之漸衰,則威不可久存也,能者以權(quán)勢定,輔以私情,雖可日久,必至彌散。
及桓子立,其威、其勢、其術(shù),乃至君臣上下之情,皆不如平子也。
陽虎視桓子,猶如當(dāng)初平子視昭公,陽虎不及平子也,然桓子亦遠(yuǎn)不如昭公。
平子臨難,其情也悲,其言也微,拋家舍身猶不能免,三家合力方解其危。
雖其身不正,然尚未謀逆,三桓為尊,諸士效力,此其所以行也,亦陽虎所以不行也。
上者之行,下久視之,傾慕貪仰,后必效之。若施賢德,則賢德者漸生;若施不德,則不德者必盛也。
此正是,名利現(xiàn)而人心動,不在其盛而在其生;仁義存而世道艱,不在其行而在其道也。
故曰,謀國者當(dāng)曉名利,求賢者當(dāng)重仁義。曉名利則可知其前后,重仁義則可窺其內(nèi)外。
然,名利浮世,有幾人通曉?仁義滿卷,誰能言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