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暑假,這是難得一個沒有作業(yè)的時候,小楊期望著,又煎熬著,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考得好。
終于,他領到了通知書,真不巧,是縣里名聲最差的中學。他安慰自己說,沒關系的,反正這樣的結(jié)果,我早就預料到了。
有一天下午,嬸嬸跟他說,我們找人幫你聯(lián)系了縣里的貴族學校,你想去的話就今晚過去,跟人家吃個飯。
小楊反抗道,不用啦,八中應該也沒那么差吧!
她說,你真的要去八中?
小楊點了點頭,說,那畢竟是我自己考上的學校。
時隔多年,回想起這一幕真是頗為感慨,假若我當初選擇了貴族學院,也許會是一條看起來大不相同的道路吧!雖然我心里仍對自己曾經(jīng)所處的家庭有所怨尤,但不得不說,他們確實在某些時刻給過我機會。但我想我在這事上也許沒有太多選擇,因為我眼中只有一個脆弱的自我,我不得不保護它,因為那正是我。
也許,我所有的經(jīng)驗都已注定,看似我有千百萬個可能,但其實我沒得選。
為什么這樣說呢?假如我沒有選擇八中,就不會與她成為校友,而她也不會成為我三年中的精神支柱。那么,這本書將不存在,因為它的作者是不存在的。
但這本書已經(jīng)寫了下來,由此可見,事實上我沒有選擇,我不得不如此,因為結(jié)局已定,軌跡亦然。
直到小學畢業(yè),小鐘同學在小楊同學心里依然是一位可愛的同學,但并不喜歡他,是什么因素導致了后來的結(jié)果呢?
再繼續(xù)回憶和編寫之前,我想我們應該回顧下小楊的背景,他是一個無家的人,寄養(yǎng)在討厭他的親戚家。家人對他并不好,小楊性格也因為許多原因變得扭曲,外表看起來憤世嫉俗,行為古怪。
他身邊的人多少都表露出對他的厭惡,小楊想融入其中,但是這樣做常常只是讓自己更糟糕。
他是孤獨的,難過的,想要與人連結(jié)的,矛盾的,脆弱的,無能的,怯懦的。
如此而已,他沒有可選擇的余地,因為前路昏暗,又無明師指點。所知的都是自己在受盡苦難后摸索出來的,那些經(jīng)驗害他更深,卻沒有一點星火,照亮這荊棘之路。苦惱,痛苦,憤怒,怨恨,就像永遠無法沖破的囚籠,既無法避免也無法超越。
也許,您會說,他應該努力一點,改變自己。但請勿忘記,他只是孤單一人。努力帶給他的更多是痛苦,改變也無法在一個想不到任何可變性的人身上發(fā)生。他需要一個人,伸出手來,帶他脫離苦海,而這遙遠的救世主,正是他的救贖。
這可能并非一本充滿甜蜜故事的書,事實上它相當沉重,以至于你不能以輕松的心態(tài)讀懂它。本書是以一個人的愛情觀和人生情節(jié)組織而成,有時,它顯得極度混亂,或是讓人不明所以。
但請記得,這正是您所經(jīng)歷的,它甚至要遠比文字上的混亂更無序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