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開局咸魚,被李二賜婚高陽

第244章:一不小心吹了個牛逼

    “李閑?!?p>  威嚴帝音打斷李閑的話語,李世民目光灼灼望向隱沒在眾臣身后的人影。

  嗯?

  嘶~

  該不會被發(fā)現了吧?

  被這聲叫喊,李閑一顆心也隨之震顫起來,有些做賊心虛的感覺。

  “臣……臣在。”

  “上前來。”

  不容置喙的聲音回響耳畔,李閑順著撥開的人影有些虛浮的邁動腳步,款款站在大殿最前側,垂頭拱手。

  李世民權當并未看見方才李閑窘態(tài),再度重復一遍方才話語。

  “梁國公曾言,兵不在多,能贏則行。褒國公曾言,調動兵卒足以。鄂國公則以為此戰(zhàn)乃是大唐揚威之戰(zhàn),重在打出氣勢。”

  “你身為大帥麾下參軍,你且與朕說道說道,這一戰(zhàn),兵馬幾何,方才顯出大唐雄威?”

  【打仗?帶多少兵卒?】

  【韓信有句話語叫做多多益善,兵卒當然越多越好,至少在那闊地上一擺,烏泱泱一片。光是那寒衣粼粼也足以讓蠻夷嚇尿褲子?!?p>  【但那畢竟乃是中原之戰(zhàn),千里迢迢的吐谷渾嘛……還要另當別論,畢竟這一路上帶太多人,我這個參軍說不定還要幫著去打雜……那到時候這一路上還真夠麻煩了?!?p>  像模像樣的提提袖擺,李閑鄭重揖禮。

  “陛下,那我可隨口來說了啊。”

  話語一出,朝堂嘩然一片。

  不少武將臉色都變了,望著殿中的李閑擰起了眉頭。

  “這……這怎么能隨便說呢?真當戰(zhàn)事乃是兒戲?”

  “是啊,兵力乃是衡量的勝負的關鍵,縱然是打些不起眼的蠻夷,也要用心掂量掂量啊。”

  “驕兵必敗乃是古訓,這李閑身為軍參要職也不能隨著性子張口便來吧?到底還是第一次入軍營,這軍略還需提升啊?!?p>  武將哄雜一片,文臣也好不到哪里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唉~到底還是個雛兒,軍略一方還是沒有多少經驗?!?p>  “對啊,這次參軍本就是仗著陛下寵溺,混上個軍功,要真是讓李閑出上主意,還不知要鬧上什么笑話?!?p>  “沒辦法,誰讓人家天馬行空,造出些曠世奇物,我兒要有這能耐,也能這般坦順?!?p>  朝堂私語絲毫不影響李世民窺聽心聲,揮手壓下嘈雜,示意群臣安靜。

  見李世民目光掃來,李閑拱手回應。

  “陛下。”

  “荒漠蠻夷無非是些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人,首領可汗更是仗著麾下馬多將光廣,憑著一身蠻勁沖鋒的主。”

  “有言道,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zhàn)之。咱們大唐邊陲未破,敵方方才集結,咱們大把時辰支援。”

  “到時是守是攻皆又大唐而定,依我看無需多少,兩將一帥,各令一萬兵馬,浩浩蕩蕩而去便是?!?p>  展開雙臂,李閑自信滿滿,朗聲道。

  “以多勝少,旗鼓相當算不得什么英雄好漢。要是以少勝多,莫說氣勢、震撼,就是說在咱們是神兵的,都大有人在。”

  “三萬,三萬加上邊防守卒,足以?!?p>  這段歷史李閑還是知曉,不過記憶算是有些迷糊。

  依稀記得大唐一舉破城,那群烏合之眾算是一觸即潰。

  自己穿越而來,似乎在自己并未涉足之時,一切都不會改變,因而這次吹噓起來李閑也底氣十足。

  嘩。

  朝堂上文武變色,驚詫唏噓聲不絕入耳。

  “這還真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啊,蠻夷騎兵之威只怕這小子是沒見過,不要命起來,可是能赤膊上陣。”

  “啥牛犢,明明是井底之蛙,尚且不明敵我,也敢在這里大肆評論戰(zhàn)事?!?p>  “衛(wèi)國公真是養(yǎng)了個坑爹的兒啊,三萬兵卒扔上戈壁荒漠不過是一個小不點,如何打啊!”

  李靖裹挾在這些質疑言語之中,心中也隱隱發(fā)虛。

  拭去額角細汗,看著殿中不明所以的李閑暗自舒緩氣息。

  自己這個兒子要么一聲不吭,這一開口便是一鳴驚人。

  為將帥這么些年來,還真沒想過帶著三萬兵卒前去滅國。

  周遭言語紛雜,李閑原本得意的臉龐上閃過一抹驚詫。

  不會是說少了吧?

  呃……這不是玩大發(fā)了?

  唉~即是商討,定然有人補充駁斥,應該不會有所差池。

  想必陛下也會補充。

  【嗨~商討嘛,至于這般緊張?】

  【咱們大唐這樣的戰(zhàn)事又不是沒有經歷過,阿爹不是也曾經率兩千鐵騎,奇襲頡利可汗嘛。說道起來奇襲之策也不是不可以啊!】

  【草原上只聽說有一個頡利可汗吧?這吐谷渾可汗說不定是個草包呢?】

  心聲從朝堂嘈雜中傳達,李世民聽得真切。

  對于李閑這番言論有些質疑,更多的則是贊同。

  吐谷渾可汗伏允才略卻是不如頡利可汗,但說其能統(tǒng)一一國的可汗乃為草包,略顯牽強。

  難不成李閑心中已有奇策?

  念及此處,李世民眉頭微舒,揚手招過李靖。

  “衛(wèi)國公,你便說說,李閑之言,可曾信服?”

  李靖有些驚詫,倒也不至于驚慌。

  自己兒子的本事自己是見過的,自己先前的心中定下的五萬與之實則相差不多。

  萬一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子,又有些突發(fā)奇想呢?

  略微斟酌說辭,李靖緩緩朝著龍座拱手。

  “陛下,三萬兵卒著實有些太少?!?p>  “但皇城年關之際還需一些開壇祈福,焚香祭拜都是些需求大量兵卒把手的大事?!?p>  “依微臣來看,分攤些兵卒維護皇城倒是更為穩(wěn)妥。三萬兵卒,尚可。”

  嘶~

  明顯聽聞朝堂上響起一片吸氣聲音。

  李世民按扶龍椅扶手,長身而起,闊步跨至玉階前,朗聲一笑。

  “好!”

  “衛(wèi)國公有此雄心,朕也為之震撼?!?p>  “你要三萬兵卒,朕便允諾你三萬兵卒?!?p>  豪邁揮過手臂,李世民微搭手臂,擺出一個拱手姿態(tài),笑道。

  “愿你父子二人能在大唐西域邊陲,創(chuàng)下輝煌戰(zhàn)事!”

  陛下帶頭,群臣隨之拱手朝著殿中人影拱手。

  “愿父子同心,屠蠻夷,揚國威?!?p>  聲震朝堂殿宇,氣壯群臣雄心,濃濃祝愿聲,余音繞梁久久不散。

  李世民負手走下臺階,眼中有贊賞之色。

  短短幾步路途,已然回憶半生。

  遙想自己當年少年壯志,起兵征伐之時還未有過如此膽魄。

  想不到這小小國公之子,竟是有這等雄心!

  大手按扶上李閑肩膀,拍上兩下,李世民揮臂豪言。

  “筑壇封將,朕要為西征壯士送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