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辭家主
整個過年期間,玉家熱鬧得不像話。
玉家本來就有自己的首飾鋪子和綢緞鋪子,老太爺大手一揮,也不講究自家人買自家貨也得照舊付賬的規(guī)矩了,讓掌柜的撿著好的盡數(shù)送了來,讓大太太按各房人頭分了下去,就連像蘭姐兒那樣還不會走路的也有一份。
家里女眷們一夜之間全都換了裝束,原來只敢在家里偷偷戴的金釵也敢光明正大戴出去走親訪友了;原來只能看著眼饞的綢緞也能穿上身了;就連跟人說話的口氣,也一下子變得底氣十足了許多。
若是遇到有好心的偷偷提醒一下這打扮有些不妥,便捂著嘴偷偷地笑幾聲,還得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謝過人家的提醒。
老太爺說了,如今衙門里還沒開印呢,還有一道手續(xù)沒辦呢,還不能大張旗鼓地招搖。
大年初二,祭祖的整羊撤了下來,被大廚房切成大塊煮了,每個房頭都分了一盆子去。
五老爺最是激動,口沫四濺地跟五太太說自己是怎么倒騰出那么大盤子來盛那只整羊的。
“大哥可為難了,咱們家以前祭祖,就是拿塊羊肉,也就是這么大?!敝钢枥锏娜鈮K道,“如今要用整羊了,哪里有這么大的家伙什兒?。考依镒畲蟮谋P子就是個魚盤,夠啥子用的?。窟€是老子聰明,想起鋪子里賣的澡盆子來,把上頭一鋸,就是個現(xiàn)成的大盤子,一點兒都沒耽誤事兒!”
這話他翻來覆去地說了都不知道多少遍了,五太太知道他高興,還是裝著跟頭一回聽到似的:“就是,還是你能干!”
五老爺眼睛里又帶著淚花了:“原本以為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湊夠一萬兩銀子給孩子買個監(jiān)生。想著兒子們怕是不成,咱們辛苦些,攢一攢,總能給個孫兒攢出來個身份。誰知道,誰知道,哈哈哈,老子到底是個有福的!”
有了農(nóng)籍,自家兒子就可以從秀才開始考起,那可比舉人容易考多了。就算是考不上秀才,一個童生也成啊,從此也可以穿綢緞了。
五太太也高興,把這兩天趕出來的素面藍色綢襤衫拿來給他穿,以前這樣的好衣服怎么敢穿?如今也可以穿上身啦!
下人來報:“老爺,老太爺讓都去前頭呢?!?p> 五老爺立刻就要脫衣服。
五太太急忙道:“又不是以前不能穿的時候,脫什么?”
五老爺這才意識到如今身份不一樣了,輕咳了一聲,昂頭去了承本堂。
老太爺最近一直沉浸在極度的興奮之中,如今也好幾天了,終于恢復了些理智,想起來還有一件大事兒沒辦。
小六給家里立了天大的功勞,還沒獎他呢。
老太爺翻來覆去地想了許久,一個主意一個主意地從心頭過了一遍,總覺得太輕了,對不住小六的這番功勞。今日一換貢品,他想起來了,以前他可是有個承諾的,如今也該到了兌換的時候了。
于是他就把家里的子孫們又招呼到了一起。
坐在新?lián)Q的太師椅上琢磨,好像自從小六自海外回了家,這承本堂的使用率比較高?
可不就是,這小六不干則已,一干就是個大的。
做生意賺錢是這樣,當官兒更是這樣。五品,嘿嘿嘿,居然是五品,比縣太爺?shù)墓巽暥几撸?p> 至于實職和散官之間的天壤之別,被他完全忽略了。
等子孫們都到齊了,老太爺輕咳了一聲:“小六到我這邊來坐著。如今你是官身了,和別人不同?!?p> 大老爺急忙道:“是了,是我疏忽了,以后咱們家就這么排?!?p> 玉錦兮急忙謙辭:“大伯莫要折煞侄兒了。”
“你是咱們家大功臣,這個位子是應該的,快坐,別婆婆媽媽的?!崩咸珷?shù)馈?p> 玉錦兮只好跟家里長輩們團團一揖,表示個告罪,這才在玉老太爺下首坐下了。她爹都沒坐過這個位子!
玉鑫多才不在乎兒子的座次比他靠前呢,他得意著呢!
老太爺再次清了清嗓子:“是這樣,以前我說過,咱們家誰能給家里換了門楣,這個家主的位子就歸誰。如今小六成了官身,咱家也從此換了門庭,這話可不能說了不算。我也老了,很該享幾年清福。這家主的位子,我打算傳給小六,你們可有話說?”
其實這幾天兒子們也好,孫子們也好,都在私底下嘀咕過這件事情,就算是心有不甘也不好說什么,如今自然沒話說。
玉鑫多都快坐不住了,這可是他兒子,他親兒子!
當事人卻是有話說的。
玉錦兮躬了躬身子:“祖父,這家主的位子,孫兒其實做不得。”
這句話比玉老太爺?shù)恼f有震懾力多了,所有人都立即挺直了腰,三房的幾個臉上立刻露出了急色。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往外推呢?傻不傻啊你?
不過玉錦兮如今在玉家的威望不是一般地高,她的話明顯沒說完,大家就是心里再奇怪,也得忍著等著她把話說完。
玉錦兮也不賣關子:“祖父,孫兒這次去了京城,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咱們玉家在銅慶算得上是大戶人家,可在京城那樣的地界,著實算不了什么?!?p> 大家紛紛點頭,都是在外頭跑生意的,太有同感了。
玉錦兮繼續(xù)道:“孫兒就想,都是一樣的人,咱們玉家子孫也不是拿不出手,憑什么就只能仰人鼻息?說來說去,也不過就是缺個身份罷了。士農(nóng)工商,咱們家努力了這許多年,得個農(nóng)籍,就覺得一步登天??稍谏项^,還有個士族?!?p> 玉錦兮對著若有所思的大老爺?shù)溃骸按蟛谕忸^認識的人多,自然清楚這士族和農(nóng)戶之間的天壤之別?!?p> 大老爺點頭嘆道:“可不就是?!?p> 玉錦兮又道:“孫兒仗著師門之利,這才能得個武散官。這散官不過是個虛名,不能傳及子孫。咱們玉家若想更進一步,還得從功名上下功夫。”
老太爺?shù)溃骸斑@話說的極是,你們可要牢牢記得?!?p> 被他目光所及的孫子一輩們紛紛躬身:“孫兒定當牢記?!?p> 玉錦兮繼續(xù)侃侃而談:“還有內(nèi)宅,若家宅不寧,男人們在外再如何打拼,恐怕也難以如愿。那些一朝廈傾的人家,有多少是從內(nèi)宅的亂子引起來的?不可不慎?!?p> 眾人紛紛點頭。
玉錦兮:“所以孫兒想著,咱家如今亟需的,是要增強底蘊。就算是一時半會兒的出不來個舉人秀才,有些許官宦人家行事的底蘊在,一代不成還有第二代。只要咱們立身正,這好家風一代代傳下去,總有出頭的那一天。等衙門里開了印,咱家換了農(nóng)籍,請個學問好的秀才坐館,應該也不是難事。只要家里出了一個秀才,就可去縣學讀書,能得到舉人的傳授。這樣一來,家里子孫的學問見識,不就慢慢地長上去了么?”
眾人沒想到她想得如此長遠,更是凝神細聽。
玉錦兮又道:“咱們玉家在銅慶盤踞多年,如今也很該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頭的天地,了解一番縉紳人家的做派。所以我就給珍姐兒在京城找了戶人家去附學?!?p> 眾人齊齊一愣,不是說家里子孫讀書的事情嗎?怎么跑到珍姐兒身上去了?那可是個女孩子??!
玉老太爺皺眉問:“此事關珍姐兒什么事?”
玉錦兮解釋:“一來珍姐兒年齡小,學什么東西都來得及,讓她跟著那些勛貴之家的小姐們讀讀書,也好清楚這官戶人家的內(nèi)宅相處之道;二來她所附學的那戶人家非同小可,是大長公主的府邸?!?p> 老天爺啊,小六怎么會認識這么大來頭的人家?!
玉錦兮就把和郭明生的相識簡單講了,并順便說了句自己在京城已經(jīng)和他合伙開了家鋪子,并且置了宅子。
眾人今天被她一個雷一個雷地放出來,都被震麻木了,呆呆地聽她說。
“孫兒想著內(nèi)宅總比外頭容易些,一則那家學里每年總有一個多月的假,到時候回家來,也讓珍姐兒跟她的小姐妹們說一說家學里學了什么;二則有了在公主府求學的這個經(jīng)歷,孫兒再仔細踅摸著,沒準兒也能找到合適的教養(yǎng)嬤嬤,愿意到咱們家來教導女孩子們也說不定?!?p> 好的教養(yǎng)嬤嬤極為難得,大多都是從宮里放出來的,玉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們家就算是轉(zhuǎn)了農(nóng)籍,人家也看不上。
玉老太爺歡喜得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女孩子雖然早晚要出嫁,可嫁得好了,也是家里的助力。
玉錦兮道:“京城文風甚盛,又是天下第一等的繁華之地,自有別處沒有的從容大度。咱們家的未來總要著落在男兒身上,孫兒就想著在京城也能找個合適的地方,看看咱們家的孩子能不能也去京城讀幾年書?!?p> 這個雷更大,大家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不是,不是說要請秀才來坐館嗎?”大老爺喃喃地問。
玉錦兮回答:“考童生考秀才自然可以,可總不能止步于此。侄兒本事有限,怕就算是能找到機會,也無法讓家里的弟弟侄兒都去讀書,所以這家里還是要個學問好的秀才坐館才是?!?p> 在銅慶找秀才肯來玉家坐館本來就不容易,找個學問好的更不容易。相比之下,竟是在京城里找個讀書的機會更容易實現(xiàn)些。
玉錦兮見自己的一番話將家里的當家男人們震得不輕,便知他們畢竟囿于出身所限,對于這些事情都沒有考慮過,一時難以接受。
她干脆回到原本的話題:“所以這個家主,孫兒是不能當?shù)?,哪有常年不在家的家主?孫兒的長處不在守成,而是開源。祖父還是讓孫兒去京城闖一闖吧,看看能否給咱們玉家再闖出一片天地來?!?p> 老太爺抓住她的手,感嘆地道:“怪不得人家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小六你去外頭跑了這幾遭,這見識眼光可要比以前高出許多了?!?p> 玉錦兮謙虛:“孫兒也不過是運氣好,交了個勛貴家的公子當朋友,這才知道一二的。”
勛貴之家怎么過日子,有誰能比她更清楚呢?她在大夏朝的時候,就是個勛貴之家的老祖宗。如何教養(yǎng)子孫,如何處世為人,就算是不用她操心,看了那么多年,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可這家主總要有人來當,你可有人選?”老太爺問,這是相當?shù)亟o她面子了。
眾人不由屏息。
玉錦兮笑道:“家里的事情,自然是祖父做主?!?p> 玉鑫多又是失望又是欣慰地看著長子,這話說得好。
只是可惜長子這么輕易地就放棄了家主的位子,這可是他實實在在的功勞,別人再難比肩。
老太爺沉吟道:“家主的事情倒是可以慢慢再商量,只是你的事情不能拖。你是去京城給家里人闖門路的,在京城賺的銀子都歸你自己,家里每年再給你五千兩銀子花用,不能讓你一個人又受累又出錢。”
五千兩銀子對于玉家來說不算多,對于玉錦兮的功勞來說更是不多。
玉錦兮想了想,接受了老太爺?shù)暮靡狻?p> 玉老太爺繼續(xù)道:“除了銀錢,你身邊的人都是不中用的,還是再加幾個得力的人才好?!?p> 玉錦兮笑道:“客路青山他們幾個雖然年紀不大,這兩年倒也歷練出來了。不過祖父說的也有道理,孫兒在京城的宅子還沒收拾,只有他們幾個的確不夠用的?!?p> “還沒收拾?那你這些日子住在哪里的?”老太爺問,“客棧么?”
“不是,一直在大長公主府客居,等天轉(zhuǎn)暖了,把宅子收拾好了再搬?!?p> 居然住到人家大長公主府里去了,玉家的男人們已經(jīng)不會反應了。只有玉鑫多這個當親爹的早就清楚,心里樂開了花,怎么看怎么覺得長子順眼。這是他兒子,親的!
老太爺如今看玉錦兮也是怎么看怎么順眼,詳細問了她那宅子的情況,拍板決定至少還得再派五六個下人去才合適。
玉錦兮就提出在客路青山他們四個人的家人里找,她身上的秘密太驚人,那四個已經(jīng)習慣了,再找他們的家人去,既能讓他們有個親人在身邊,更能讓他們幫著說說自己的習慣,免得新去的人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