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想法,在他今世脫離凡胎,跨入仙門,明了自身跟腳之后,更是如此。
倘若說他記憶中的前世是一個屌絲的話,那么今世,他便是沙特的王子,一出生,便是別人仰慕而不可及的終點(diǎn)。
軒轅黃帝八世孫,后稷棄的玄孫,根正苗紅,朔源正統(tǒng),在人族之中,妥妥的帝族后裔。
況且洪荒是個神魔世界,他的諸位直系先祖,不是人王便是對人族有大功之人,現(xiàn)如今,具都在火云洞之中鎮(zhèn)壓人族族運(yùn)。
于他來說,便是隨時可以呼叫的空中支援。
這些外力且不論,便說他本身,也是洪荒之中不可多得的良材美玉。
混沌未開之時,于混沌之中有一奇樹。
其之高無人可知,其之廣亦無人可丈量,世人只知其與三十六品混沌青蓮齊名。
內(nèi)蘊(yùn)一大千世界,自成一體,可為完美,號為混沌世界樹。
可惜,完美的造物,其存在的價值便是被破壞之后,變成不完美的樣子。
所以,在盤古開天之時,依循本能已經(jīng)離開很遠(yuǎn)的混沌世界樹,還是沒能躲過盤古大神為了創(chuàng)造完美世界而四處劈砍的大斧子。
而他,姬焚,就是世界樹一部分殘骸,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落入洪荒所化。
幻靈珠,是他的本體,本是當(dāng)年混沌世界樹破碎后夢境世界本源所凝聚而成,位列先天至寶,在洪荒之中,論及跟腳,絕對的第一梯鏈。
按說他早在獸皇神逆出沒的兇獸年代末期,就該出生的,可惜,估計是他還是太完美糟了妒忌。
在還沒到出生的時候,便被強(qiáng)行闖入的神逆殘魂發(fā)現(xiàn),一番龍爭虎斗之后,神逆死了,他也涼了。
等他在次清醒的時候,已經(jīng)是脫凡入仙,身處戰(zhàn)場的時候了。
可到了這個時候,一切都已經(jīng)太晚了。
大夏注定滅亡,他清醒的時候已經(jīng)是大夏將軍。
大夏王室注定沒好日子,他清醒的時候已經(jīng)離與大夏公主成婚之日沒幾天了。
天知道他當(dāng)時得知一切的時候臉色有多難看。
可他能怎么辦?
婚約已定,這東西跑不了。
大夏是完蛋了,可大夏諸王即使死了,跑火云洞轉(zhuǎn)一圈不但又活了,還個頂個的修為深厚,這婚,跑不了。
行吧,結(jié)婚,誰怕誰!
誰還不是個穿越者,別人秒天秒空氣,洪荒等級太高,他不秒天,可挽救個封建王朝還不簡單。
可惜,封建王朝也是有不同的,往后的情況他不知道,可現(xiàn)如今的大夏,妥妥的仙朝一個。
就他那點(diǎn)知識,呵呵噠。
夏朝破滅,他也是家破人亡了。
商軍攻破了都城,他的妻子兒女誰也沒跑出來,除了他這個聽令埋伏于山上,吃了三天西北風(fēng)的,他一家五口,就剩他一個了。
國破了,家也破了,他那源自于穿越者身份看誰誰不行,天老大地老二的心態(tài),也破滅了。
有心舍身報仇,可老祖宗棄不遠(yuǎn)萬里,從火云洞找到他,只跟他說了一句:“大劫已過,不可在尋私仇”之后,便將他鎮(zhèn)壓在了豳國龍脈之上,亦是如今的涇河水府。
讓他在此閉關(guān)修道,鎮(zhèn)壓國運(yùn),時機(jī)不到,不可出世。
這一鎮(zhèn)壓,便是三百余年,說多了都是淚??!
不是他天命宅星,愛在一個地方待著,屬實(shí)是他走不了啊。
不然,殺妻殺子破家之仇,如何能三百余年分毫未報?
他前世就一屁民,今生也不是大善人,雖說談不上真小人,可也論不上真君子。
有仇當(dāng)場就報,如何能像當(dāng)今,只能看著一個個仇人逍遙至今。
不過,這一切,總算是要結(jié)束了!
當(dāng)年姬亶的太爺爺投商,任商朝西路防御官的時候,姬焚便見到豳國龍脈所化的禁制開始衰弱了,他能活動的范圍也越來越大。
為了當(dāng)時的豳國國主不要找他辦事,他佯裝重傷,揮袖而去。
可其實(shí),他也沒能走多遠(yuǎn),只能在豳國國土之內(nèi)轉(zhuǎn)圈子,在外面,他連一步都踏不出去。
直到姬亶他爹繼位,莫名奇妙又反商自立了,搞得姬焚沒奈何,只能一步步被禁制邊緣擠回了涇河水府之中。
不過,自那之后,直到姬亶出生,姬焚便將記憶中的一切與如今對上了。
要說他爹姬劉,他是真的沒有印象,可要說姬亶,他還是知道的。
由于前世姓氏與周朝分封諸國有關(guān),他特意還去看了一下周朝歷代帝王系世表,恰好知道,周文王的爺爺,就叫姬亶,人稱古亶父,又被武王追封為周太王。
得知這一切之后,姬焚的心思便活絡(luò)開來了。
他要想脫困,唯一的辦法便是豳國龍脈破滅亦或衰弱到不能在限制他的地步,
要想脫困的辦法有二,其一自然是棄將他放出去,可都三百多年了,他早從最初的幻想到如今的想都不敢想。
其二,他不斷與龍脈對轟,這樣他和龍脈,不是他死龍脈破碎,便是龍脈破碎他跑路。
可真要這樣干了,與他無益。
龍脈破碎了,便代表著豳國也完蛋了,這是他的家,他又不是二哈,犯不著抄家。
不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變通。
結(jié)合前世所知所聞,姬焚從小將姬亶接在水府,悉心教導(dǎo),尤其向其灌輸‘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存,人地皆存’的中心重要思想。
經(jīng)過幾十年的悉心澆灌,幼苗長成了大樹,如今,終于是果熟落地的時候了。
待到豳國百姓盡數(shù)遷往周原,豳國國運(yùn)破滅,他姬焚,便是終于能脫困了!
到了那一天,算總賬的時間,也便快到了。
……
這時候的豳國,整體還是處于半農(nóng)耕半游牧狀態(tài),不是他姬焚沒上心,不想著改變百姓生活狀況。
而是受限于地利與天和,沒得辦法。
這么些年來,除了敲邊鼓得了些功德之外,他可謂是毫無收獲。
半游牧民族的特性,讓豳國的牛馬一直保持在一個可觀的數(shù)量,這對豳國百姓的遷移,無疑是非常友好的。
沒有讓姬焚多等,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一直禁錮他活動范圍的龍脈禁制,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