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鋼筒砼結構的井直徑大約2米,下到6、7米深的時候我已感覺到明顯涼爽了很多。逐漸再往下,鋼筒開始變得寒意逼人,身上的衣服感覺已經偏薄。終于到了井底第一個平臺,一側各有一條橫向的隧道,這些隧道借助某種氣壓裝置撐起,看得人心驚膽戰(zhàn)。
繼續(xù)往下終于到達燈光所在,巨大的探燈照的下面猶如白晝。再仔細看,地面有一些類似土壤的物質,挖掘后的痕跡很是奇怪。再往井中央看,原來最上面接近井口的位置裝了一個滾軸,那風水繩還連接著一些類似滑輪的裝置。
我看不出什么門道,只能又從井底慢慢爬上來,到達洞口時仍然熱浪滾滾,但比進來時似乎好了一些。
出來時太陽已經偏西,繼續(xù)用它殘余的熱量烘烤著地面,沒有一絲絲王維詩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意豪情。
出來后覺得口渴,而且我想到:必須又要為晚飯做準備了。
那一刻我又念及程教授的書——《滇貴考古回憶錄》。這沙漠里的獨立生活枯燥而且讓人無可奈何,或者更準確的說,叫獨立生存更為合適。人的所有體力和精力基本上都用在怎樣對抗自然和使生存條件更為舒適上去了,自然很難想起、或糾結于這些之外的別的事情。
一時間我自然而然的懂得了: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且頗費精力的,嚴苛的環(huán)境使得人傾盡全力為生存做準備、而且絕大多數的準備都是不得不屈從于環(huán)境的——這就讓人在枯燥和無可奈何之中平添了沮喪和無力撐到遙不可及的未來的念頭。我此刻想到吃飯、喝水的需求之后,能令我熱切盼望又微微感到幸福的,就是吃完飯之后讀幾頁程教授的書。所以——即便生存已經相當艱難,保留有對生存之外的追求才是繼續(xù)擁有希望和快樂的最好辦法。
做飯的時候我在想:我羨慕他人嗎?
我不知道。因為有一剎那我意識到周圍某一些人很可能也正羨慕我。那是思維視界的一面反向窗子,如果你沒發(fā)現它、打開它,那么你很可能一直一直在沮喪和自卑中羨慕別人的生活。
飯菜已經不重要了,我甚至覺得隨手做出的東西相當美味。
當我著急坐下來再次打開《滇貴考古回憶錄》時,心中竟忍不住有一種愿望滿足的狂喜。
“……某年某月某日,隨考古隊至YN省江川縣李家山戰(zhàn)國古墓群內考察。據帶隊的秦老師講述,此墓葬群共有58座古墓,為戰(zhàn)國時期的古滇國。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里的文物在令人震撼的同時,居然一錢不值。因為這里出土了大量的‘貝幣’(后經統(tǒng)計約17萬8千余件),這些屬于古滇國的貨幣。由于古滇國遠離海岸,人們并不具備跑到海邊撿拾貝殼的能力,所以這種貨幣在當時來看是極為珍貴的。但——這種稀有的自然之物在今天看起來幾乎一錢不值,因為他上面沒有關于歷史、關于古滇國文明的任何記載。
多年以后,當我到達另一處‘江川’——YN省YX市江川區(qū)星云湖南岸的時候,卻被同樣是‘自然之物’的近千畝的荷花給吸引了,說是自然之物,你其實很容易感受到人類在這里面的重要作用的。所以我開始思考‘自然之物’的文物與‘人工文物’價值層面上的區(qū)別。
我和昔日的校友老閔一路同游,臨別之際,約定一年后此地重聚。
一年后,我倆如約而至,舊地重游,再次來到當初分別的岸邊后,在荷塘岸邊的干燥處撿到一個干枯的蓮蓬頭。我倆感慨一年中的風吹日曬、霜打雨淋中干燥的蓮蓬頭居然能保留這么久。拿來看時,竟發(fā)現蓮蓬頭的孔里有三顆依舊飽滿結實的蓮子,另外有一個孔里居然有一顆大小形狀如同蓮子的小石子!老閔擅長書畫,一見之下,驚喜萬分,連連稱奇,并且一定要拉著我去他家中以此蓮蓬頭為靈感作畫相贈——這就是我家客廳懸掛的那副名為“緣遇”的國畫的來歷。畫上是一枚帶有四粒種子(其中一顆為青石色)的干枯蓮蓬,右方是老閔的題字:水邊蓮蓬,今日偶得,既未沉淪,亦未腐朽。孔中剩有三粒堅硬如石的蓮子和一粒狀如蓮子的石頭。試想其之前因荷而生、因荷而落、一路顛沛、漂泊幾何?故古詩有云:聲聲無限意,只在苦心中。感慨作畫并屬文記之……
剛讀到這段幾乎要拍案稱奇的文字狂喜之際,周忽然打電話過來了。